四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事记

2021-08-02 07:47:39来源:四川日报编辑:魏杰

点击图片阅读原文

4月1日 全省农民工服务保障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在成都召开。

4月11日 四川省教育脱贫攻坚现场推进会在宜宾市高县召开。会议强调,要聚焦重点地区、重点领域、重点工作,打好涉藏地区、彝区堡垒攻坚战、均衡发展收尾战、控辍保学歼灭战、办学条件达标战、队伍建设持久战、职业教育提升战、对口帮扶协作战。

5月17日 汶马高速公路实现分段试通行,从而结束马尔康不通高速公路的历史,实现全省21个市(州)政府所在地全部通高速公路。

5月29日 省委组织部印发《关于大力实施优秀农民工回引培养工程的意见》,提出力争通过2至3年努力,推动村党组织书记队伍中优秀农民工成为主体,着力打造一支带头致富、带领致富的带头人队伍。

5月30日 省卫生健康委联合18个省级部门印发《四川省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发展行动方案(2019—2020年)》。

6月6日 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召开,决定将开展扶贫领域形式主义排查整改作为四川“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自选动作之一。

7月12日 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大会在成都召开。会议强调,要把握形势任务,强化政策支持,加快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夯实底部基础。

7月17日 四川省推进“厕所革命”工作领导小组全体会议审议通过《四川省“厕所革命”工作检查实施办法(2019—2020年)》。

9月16日 甘孜州甘孜县格萨尔机场首航成功,标志着甘孜州成为全省唯一一个拥有三个民用支线机场的市州。

9月24日 建设现代农业“10+3”产业体系推进会议在成都召开。会上,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加快建设现代农业“10+3”产业体系推进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的意见》。

10月24日 《成都市城乡社区发展治理总体规划(2018—2035年)》正式发布,标志着全国首个市级城乡社区发展治理总体规划诞生。

11月11日—12日 四川省城镇棚改项目工作会召开。会议强调,要重点攻坚改造老城区脏乱差棚户区,重点安排50户以上集中成片且群众意愿强烈的棚户区改造。

11月21日—22日 四川省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工作现场推进会在广元市召开。

11月25日 川西北生态示范区协同发展暨长江黄河上游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会议在成都召开。会议强调,要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切实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

11月26日 省政府印发《关于推进健康四川行动的实施意见》,要求全面推进实施健康知识普及行动、妇幼健康促进行动等18个具体行动,助推健康四川建设。

12月6日 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体会议在成都举行。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推进城乡基层治理制度创新和能力建设的决定》。

12月8日 第二届四川扶贫标识产品暨特色优势农产品展销推介活动在北京举行。本届展销推介活动共展出超过2600个特色优势农产品,其中四川扶贫标识产品超过800个,共有215家企业签订采购协议,签约金额67亿元。

12月11日 全省2019年度75个农村土地整治扶贫专项项目建设完工,标志着全省历时四年的农村土地整治扶贫专项正式收官。2016年来,四川先后共安排省投农村土地整治扶贫专项项目299个,涉及12个市(州)52个贫困县1261个村,直接受益的贫困地区群众超过153万人。

12月19日 甘孜州雅江县木绒乡通乡硬化路路面铺筑全面完成,至此四川全面实现100%乡镇通硬化路。

12月23日 西南片区跨省门诊费用直接结算签约暨启动仪式在四川成都隆重举行,标志着西南片区跨省门诊费用直接结算正式开展,此举将方便西南片区2亿群众。

12月30日 省通信管理局消息,2019年全省完成最后450个行政村通光纤宽带任务。至此,四川实现4.7万个行政村“村村通光纤”。

12月31日 凉山州布拖县阿布洛哈村峡谷摆渡车开通,这是中国最后一个打通对外通道的建制村,标志着凉山提前一年实现100%乡镇通油路、100%建制村通硬化路目标。

2019年 四川实施减税降费政策全省减税降费2188亿元,新增减税降费709亿元。

2020年

1月14日 四川省召开粮食安全和生猪稳产保供工作会议。会议强调,要不断提升川字号农产品市场占有率和品牌影响力,努力擦亮四川农业大省金字招牌。

1月23日 《四川日报》报道,省委省政府决定成立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领导小组。

1月24日 经省委省政府同意,省应急委员会决定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应急响应。

1月25日 经省政府同意,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Ⅰ级响应措施》。

1月26日 省委常委会会议决定,成立省委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在省委常委会领导下开展全省疫情防控工作。省政府成立指挥部负责处理具体工作。

2月25日 除甘孜州高风险地区保留4处检疫站点外,四川全省全部实现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城市道路、农村道路“应开尽开、应通尽通、应撤尽撤”,交通运输秩序有序恢复。

2月 省委组织部印发《关于有序组织全省脱贫攻坚帮扶力量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通知》,统筹打好“战疫”“战贫”两场硬仗。

3月5日 省医保局会同财政、税务部门印发《关于阶段性减征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的通知》,在全省20个统筹区开展阶段性减征职工医保费工作。

3月6日 2020年全省有效应对疫情大力推动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补短板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举行。

3月11日 全省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工作推进会议在成都召开。会议强调,全省上下要坚决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坚决夺取全省脱贫攻坚收官之战全面胜利。

3月17日 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四川重庆党政联席会议第一次会议以视频会议形式召开。

3月26日 2020年全省村镇建设工作视频会议暨脱贫攻坚住房安全有保障挂牌督战动员会在成都召开。

4月9日 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经济工作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意见》,从8个方面提出30条具体意见,确保完成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目标。

5月10日 四川规模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迎来首批住户。安置点位于昭觉县城附近的城北乡谷都村、普提村等村,安置来自全县28个乡镇、92个边远山村的3900余户18000余人。

5月29日 省通信管理局发布消息,截至5月底,四川通信业圆满完成通信专项扶贫任务,实现全省所有行政村100%通光纤、100%通4G网络的“双百”目标;全省21市(州)实现有5G网络覆盖,提前完成2020年年度目标。

6月7日 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加快构建“4+6”现代服务业体系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6月9日 四川省服务业发展大会在成都召开。会议强调,要加快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为形成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提供有力支撑。

6月11日 省委、省政府挂牌督战凉山州脱贫攻坚座谈会在西昌召开。会议强调,要在总结前一段挂牌督战成效基础上,针对突出问题拿出务实举措,以决战决胜精神状态全力冲刺,一鼓作气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收官之战。

6月30日 四川省实施西部大开发领导小组召开会议,强调要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坚定不移推动大保护、大开放和高质量发展,努力走在西部全面开发开放前列。

6月 凉山州布拖县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住房建设任务完成,标志着四川全面完成“十三五”时期37.93万户、136.05万人的易地扶贫搬迁任务,实现了应搬尽搬。

7月10日 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体会议在成都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加快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决定》。

7月21日 全省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现场会召开。会议强调,要做大做强实体经济,让工业挑起大梁、制造业扛起大旗,加快建设制造强省、工业强省、经济强省。

7月30日—31日 四川省农业科技支撑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现场推进会召开。会议发布《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协同推进科技支撑行动方案(2020—2025年)》。

8月4日 《四川省培育发展新消费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正式公布。

8月17日 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启动Ⅱ级防汛应急响应。自建立防汛应急响应制度以来,四川共启动5次Ⅱ级防汛应急响应。

8月18日 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决定启动Ⅰ级防汛应急响应。这是建立防汛应急响应制度以来,四川首次启动Ⅰ级防汛应急响应。

9月9日 全省扩大农业农村有效投资暨金融支持“三农”工作推进会在成都召开,对全省农业农村投资、金融支持“三农”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推进。

9月24日 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实施意见》。同年,全省新开工改造4221个城镇老旧小区,涉及46.20万户,规模居全国第三位。

11月16日 省政府印发《关于批准普格县等7个县退出贫困县的通知》,批准凉山彝族自治州普格县、布拖县、金阳县、昭觉县、喜德县、越西县、美姑县7个国家级贫困县退出贫困县序列。至此,四川88个贫困县全面清零。

12月2日 全省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会议在成都召开。会议强调,要进一步查问题、补短板、强弱项,扎实抓好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深入推进专项整治工作,坚决守住安全红线和人民群众生命线。

12月3日—4日 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体会议在成都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中共四川省委关于制定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12月8日 四川工会保障关爱“八大群体(快递小哥)”、参与做好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会在成都召开。

12月16日 四川省农民工返乡入乡创业专家服务团、四川农民工法律维权服务团成立大会在成都举行。两个服务团的成立,标志着四川农民工服务保障工作向专业化、科学化方向迈进。

12月21日 《四川日报》报道,省委、省政府近日印发《四川省贯彻落实〈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实施方案》。

12月24日 全省长江禁捕退捕工作推进视频会议发布消息,12月3日四川提前完成16480名建档立卡退捕渔民“能就业的全帮扶、该参保的全参保”任务,实现转产就业、社会保障“双百”目标。

12月31日 成资渝高速公路成都天府国际机场至潼南(川渝界)段正式通车,成为成渝间继成渝高速、成安渝高速、成遂渝高速后第四条直达高速公路。

12月 截至当月底,全省基本医保参保8591.68万人,参保覆盖率连续三年保持在98%以上,连续三年实现贫困人口100%参保,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重要基础。

2020年 全省税务系统办理减税降费2697亿元,惠及260余万户市场主体。

2020年 四川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与全国差距逐渐缩小,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8253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5929元,比2010年全国平均水平分别提高6.4和7.1个百分点。

2021年

1月4日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和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共同印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便捷生活行动方案》,明确实施六大便捷行动,提高川渝两地人民群众便捷生活水平。

1月6日 《四川日报》报道,省政府网站近日发布《四川省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实施方案》。

1月8日 四川、重庆、贵州、云南、西藏等西南五省(区、市)门诊慢特病费用跨省直接结算正式开通运行。

1月19日 全省文化和旅游局长会议发布消息,2020年四川全年实现旅游收入6500亿元,接待国内游客4.3亿人次。2020年,四川全面启动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定点帮扶5县17乡24村全部脱贫摘帽。

1月22日 省生态环境厅发布消息,2020年,四川新增绵阳、乐山、眉山3个空气质量达标城市,至此四川空气质量达标城市达到14个。此外,2020年四川优良天数率达90.8%,同比上升1.7个百分点,实现“五连增”。

2月4日 《四川日报》报道,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实施意见》。

2月23日—28日 2000名川籍农民工免费乘坐20架返岗专机,前往北京、上海、广东等地务工。这是四川首次大规模集中组织专机运送农民工返岗,在全国范围也属首次。

2月25日 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凉山州三岔河镇三河村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此外,四川98名个人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74个集体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

同日 四川省交通强省推进会发布消息,截至2020年底,全省公路总里程达39.4万公里,居全国第一;高速公路总里程突破8000公里,居全国第三,覆盖所有市(州)和136个县;内河航道总里程全国第四;铁路运营里程达5312公里,居西南第一,其中高铁运营里程超1250公里;民用运输机场达15个,数量居全国第三。

3月1日 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启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意见》。

3月4日 《四川日报》报道,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省发展改革委、省自然资源厅等8个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动5G发展的实施意见》。截至2021年1月底,全省累计建成5G基站3.9万个,居西部第一、全国第五。

3月29日 省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消息,2020年,全省共查办欠薪案件680件,为1.47万名农民工追讨工资1.79亿元,欠薪案件数、涉及人数分别同比下降37%、14%。

4月2日 省委农业农村改革和发展新型集体经济专项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在成都召开。会议研究落实全省农业农村改革和发展新型集体经济工作,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全国率先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改革动力和支撑。

4月8日 《四川日报》报道,省民政厅、省农业农村厅、省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近日印发《关于加强村级民事代办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凡与村(居)民生产生活等密切相关的事项可列入服务范围。

4月14日 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从完善公平适度的待遇保障机制、协同推进医药服务供给侧改革、优化医保公共管理服务等六个方面提出22条具体措施。

4月22日 四川省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成都隆重举行。会议强调,要总结用好脱贫攻坚经验启示,在新的起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不懈奋斗。

同日 《四川日报》报道,省民政厅联合省委组织部、省财政厅、省发展改革委、省自然资源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等部门近日印发《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补短板”达标工程实施方案》。

4月26日 四川省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新闻发布会发布消息,截至2020年12月底,全省依法打掉涉黑组织148个,涉恶集团和团伙1468个。2020年人民群众对全省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满意率达97.54%。

5月1日 四川首部保障粮食安全的地方性法规《四川省粮食安全保障条例》正式实施。

5月8日 凉山州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后续发展治理专题会议召开。会议强调,要实实在在解决搬迁群众就业问题,聚焦聚力推动凉山州安置点后续治理。

5月14日 省委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推进乡村建设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会议,研究安排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推进乡村建设工作。

5月24日 省政府与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在成都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进粮食和物资储备事业高质量发展。

同日 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四川省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情况,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全省增加325.7万人,年平均增长率0.4%。四川常住人口8367.5万人,居全国第五位,占全国人口比重5.93%。成都市常住人口达2093.8万人,其余20个市(州)常住人口都在600万人以下。

5月27日 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庆四川党政联席会议第三次会议在重庆市永川区召开。

6月6日 《四川日报》报道,省政府办公厅日前印发《四川省地质灾害全域综合整治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提出通过三年努力,完成全省176个地质灾害易发县(市、区)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及区划,完成58个受地质灾害威胁县城综合整治,累计消除地质灾害隐患点2万处左右,减少受威胁人数45万人左右,显著降低地质灾害隐患风险。

6月7日 《四川日报》报道,省通信管理局、省发展改革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厅日前联合印发《四川省5G网络建设及应用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根据《行动计划》,2023年底,全省将建成5G基站15万个。

6月10日—11日 全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推进会议在凉山州召开。会议强调,要紧扣实际不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奋力推动全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加快实现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

6月11日 《四川日报》报道,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四川省党政领导干部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责任制规定(试行)》《四川省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考核办法(试行)》。

6月15日 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体会议在成都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决定》。

6月16日 世界第七、中国第四大水电站——金沙江乌东德水电站最后一台机组顺利完成72小时试运行,成功并入南方电网,正式投产发电。至此,乌东德水电站按期实现全部12台85万千瓦机组投产发电目标。

6月23日 《四川日报》报道,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支持凉山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若干措施》,提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综合帮扶等9个方面支持政策。

6月25日 隆黄铁路隆昌至叙永段扩能改造工程在泸州市正式启动建设。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隆黄铁路隆昌至叙永段扩能改造工程北起成渝铁路隆昌站,途经内江隆昌市,泸州市泸县、龙马潭区、江阳区、纳溪区、叙永县,先后跨越沱江、长江,南至在建叙毕铁路叙永北站,将与在建叙毕铁路、毕黄铁路、规划黄百铁路贯通。

6月27日 成都天府国际机场正式投入运营。成都天府国际机场是国家“十三五”期间规划建设的最大民用运输机场项目,本期建设“两纵一横”3条跑道、71万平方米的航站楼以及相应配套设施,可满足年旅客吞吐量60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30万吨的需求。

6月28日 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首批机组安全准点投产发电。白鹤滩水电站是实施“西电东送”的国家重大工程,是当今世界在建规模最大、技术难度最高的水电工程。全球单机容量最大功率百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实现了我国高端装备制造的重大突破。电站全部建成投产后,将成为仅次于三峡工程的世界第二大水电站。

同日 绵阳至泸州高速铁路内江至自贡至泸州段开通运营。绵泸高铁是四川境内第一条时速250公里的有砟轨道高速铁路。绵泸高铁内自泸段开通运营,标志着泸州自贡正式迈入“高铁时代”,形成了川南地区半小时、川南至成渝两地1小时交通圈。

6月29日 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在成都召开。会议强调,要坚定践行新发展理念,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切实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奋力谱写美丽四川的时代新篇。

6月30日 雅砻江杨房沟水电站首台机组并网发电。杨房沟水电站位于雅砻江中游河段,工程总投资约200亿元,总装机容量150万千瓦,是国家清洁能源重大工程、国内首个百万千瓦级EPC水电项目。

①1988年,农业部提出建设“菜篮子工程”。一期工程建立了中央和地方的肉、蛋、奶、水产和蔬菜生产基地及良种繁育、饲料加工等服务体系,以保证居民一年四季都有新鲜蔬菜吃。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前,“菜篮子工程”重点解决了市场供应短缺问题。

②在严格核定杂费、课本和作业本费标准基础上,一次性统一向学生收取费用,包括杂费、信息技术教育、取暖费、课本费、作业本费。

③岷江、沱江、嘉陵江。④即专项土地整理,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即现有农地范围内)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田、水、路、林、村等实行综合整治,改善土地利用结构和生产生活条件、生态条件,新增有效耕地,提高耕地质量,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的活动。

⑤牧民定居行动计划暨帐篷新生活行动、“9+ 3”免费教育计划、卫生事业发展十年行动计划。

⑥是指全省生产总值、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城乡居民收入实现翻番。

⑦是指产业实力显著提升,构建起与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相匹配、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城镇化水平显著提升,实现城镇人口超过农村人口的结构性转变;开放水平显著提升,巩固和扩大承接重大产业转移、直接利用外资和对外贸易在中西部地区的领先优势;发展保障能力显著提升,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条件实现历史性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社会建设和管理水平显著提升,民主法制建设更加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全面增强,全省保持和谐稳定。

(执笔人:谢海彬 刘海燕)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