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范芮菱) 从知识产权案件类型上看,22件侵犯知识产权的刑事案件中,有21件为涉酒案件,均为注册商标类犯罪,涉案领域、罪名集中。这是今日记者在泸州市知识产权保护联合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的。
在世界知识产权日来临前夕,泸州市专门召开知识产权保护联合新闻发布会,通报泸州2021年知识产权发展与保护、著作权司法保护等情况。2021年,全市查办知识产权案件258件;全市法院新收各类知识产权案件296件,相比2020年新收案件数量增加了近一倍;全市法院共审理著作权案件84件,是2020年案件数量的5.2倍。
“在民事案件中,商标权案件178件,著作权案件83件,不正当竞争案件5件,其他知识产权民事案件4件。”泸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院长徐斌介绍。在178件商标权案件中,有97件为涉酒商标权纠纷案件。酒城泸州该如何护航泸酒品牌?
川观新闻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泸州结合酒文化特征、产业布局等要素,打造了“酒麒麟·知识产权保护”法治品牌,并在全市法院组建了八支“酒麒麟”法治宣传队伍,为酒企和群众提供常态化法律、政策等咨询服务。组织召开酒麒麟·酒业知识产权保护共商会,邀请全市十七家酒类重点企业共商酒业知识产权保护,面对面听取企业意见;通过走访酒业园区、酒类企业、以及其他知识产权需求旺盛的企业,对该类企业最近几年来的审判、执行案件进行深入分析,探寻其在经营管理中的不足之处,制定针对性的司法建议,供企业完善经营管理。同时,去年泸州市场监管部门查办侵犯酒类知识产权案件57件。
在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协作机制上,泸州还与相关地市签订了《成泸资眉知识产权协同保护合作备忘录》《川南五市知识产权保护战略合作协议》;与重庆市江津区、永川区、荣昌区等签定市场监管合作协议,将泸州老窖、郎酒纳入重点保护名录,共建重点保护机制、信息共享机制。合作机制框架下,公安、法院等部门向泸州市市场监管部门移送案件线索52条,相关地区共享案件信息、工作信息70余条,开展联合执法12次。
“2022年,我们将以培育申报知识产权强市、强县(区)、强园区、强企为载体,扎实抓好市知识产权重点工作。其中,将积极推进四川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泸州分中心,进一步推动知识产权快速预审、快速申报、协同保护。”泸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郑盛文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