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再生稻生产现场推进会:13省集聚泸州谋“稻”

2024-10-11 17:24:39来源:四川在线编辑:魏杰

四川在线消息(泸州观察 周梦颖 文/图)  10月10日,全国再生稻生产现场推进会在泸州市泸县召开。当天,13个再生稻生产省份农业农村部门,以及有关科研院校专家、研发企业和种植大户,百余人分组走进泸县的中稻再生稻“吨粮田”示范片田看长势,到试验基地聊突破,又在再生稻科技创新中心了解未来赛“稻”.....

从田地头到会场中,满满行程背后,目标很明确——谋“稻”:研究部署促进再生稻单产和品质“双提升”的对策措施。

谈问题:稻米品牌开发不足、机收瓶颈面积受制约

参会人员一行,来到泸县玉蟾街道水竹林村的再生稻科技创新中心展示厅,了解我国以及四川、泸州再生稻产业发展的有关情况。以泸州为例,从1986年开始,当地就大面积发展再生稻,至今已有近40年。

用2023年的数据作对比:泸州市种植水稻200.1万亩,蓄留再生稻150万亩,实现有收面积138.1万亩,较1980年代(8.9万亩)相比增长14.5倍;再生稻总产量19.3万吨,较1980年代(0.8万吨)相比增长23倍,有收面积和产量均创历史新高。

从种植面积来看,2023年,全国再生稻超过1500万亩,其中四川省再生稻有收面积490万亩,排全国第一,而泸州市是四川省再生稻第一大市。

虽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在我省排名第一,但也面临着再生稻产业化程度低,稻米品牌开发不足、机收瓶颈面积受制约等方面的问题。

具体而言,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研究员徐富贤介绍,因收割机在作业过程中会直接压损部分的倒桩,影响再生稻的萌芽与生长,被收割机碾压了稻桩的再生稻生育期也会延长,所以机械收获头季稻对再生稻产量损失大。

华中农业大学教授黄见良也认为,机械收割头季稻导致再生稻出芽率低的问题,不仅是泸州和四川的难题,也是全国再生稻在机械化生产中需要从技术上解决的问题。

随着农村劳动力的日益缺乏,选择机械化收割水稻是提高生产效率、缓解劳动力缺乏问题的主要途径。而泸县作为再生稻大县,针对头季机收碾压损伤率高的问题又是如何解决的?

泸县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王先奎介绍,一方面,针对高节位品种,通过预留碾压行栽插,采取改窄收割机履带的方式进行收割;另一方面,针对低节位品种,通过规范化机插,选用重量轻、机体小的收割机进行低留桩收割,最终实现机收碾压损伤率从40%以上降低到30%以内。

“通过以上措施,10年来,全县中稻再生稻平均亩产增加了32公斤,其中再生季亩均增加了19公斤。”王先奎说。

在各地作交流发言环节,四川省农业农村相关负责人也表示,机械化代替人工是必然趋势,为降低头季稻机械化收割对再生稻蓄留的影响,建议加大对适宜机械的攻关,同时加大对再生稻机械化生产的支持力度。

出对策:推进品牌培育,筛选高产型再生稻适宜品种

在泸州市泸县潮河镇五谷寺村中稻再生稻“吨粮田”示范片,参会人员下车就被满片金黄吸引,弯腰拨穗查看。据介绍,该示范区是与省农科院水稻高粱研究所合作共建,将其打造为水稻高产示范基地,规模达1500亩。现再生稻长势良好,预计平均亩产可达280公斤,可实现“吨粮田”目标。

水稻作为最重要的口粮品种,对守住“口粮绝对安全”底线、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至关重要。近年来,四川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推动南方省份发展多熟制粮食生产,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发展再生稻”要求和农业农村部《关于大力发展再生稻促进水稻生产能力提升的指导意见》,把再生稻作为水稻生产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再生稻生产得到稳定发展。

以泸州为例,今年,泸州市利用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泸州分院这个产学研用融合平台,依托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科研力量开展试验示范,现已形成“选择再生力强的良种、适期早播、合理密植、防治纹枯病和稻纵卷叶螟、施足粒芽肥、见芽收割中稻、适当留桩高度、全程机械化”等高产高效技术路线,并在全国率先形成中稻再生稻耕作制度。

黄见良表示,泸州再生稻生长水平技术成熟度比较高,全国很多再生稻产区可以借鉴复制发展模式。

“我们将继续筛选高产型再生稻适宜品种,通过研究不同类型再生稻品种在不同留桩高度下的再生芽萌发特性,继续试验、示范降低中稻留桩高度的可能性和价值,为开展机收蓄留再生稻技术提供科学依据。”泸州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

泸县绿之源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龙洪烽是此次会上作交流发言的再生稻种植大户之一。会议过程中,他记录了满满两页纸关于各个地方的再生稻种植面积、产量以及经验模式。

据龙洪烽介绍,专合社1200余亩中稻再生稻生产,基本实现“耕、种、防、收、烘干”全程机械化。会后,他有了更迫切的发展计划。他表示,想要加快大米品牌的打造,之后也将与海潮人民政府签订育秧,农机,烘干,仓储,大米加工加工五大中心,同时提升农业生产的设施设备。“因为农机设备逐步转化为智能化,无人驾驶农业机具有可能会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