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5年保持三个100%,优化营商环境的“泸州应急模式”出了哪些实招?

2025-02-18 08:13:21来源:四川在线编辑:魏杰

朱索 川观新闻记者 杜杰 泸州观察 龙欣雨

“安全,是最优质的营商环境!”农历蛇年的首个工作日,泸州市便召开优化营商环境大会,释放出以实干实效助力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信号,泸州市应急管理局主要负责人作出表态:要切实把“企业感受”作为第一感受,把“企业视角”作为第一视角,精简服务流程,压缩审批时限,实施容缺受理,服务泸州安全发展。

应急工作人员检查安全生产

表态的底气有数据佐证:泸州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连续8年实现“双下降”,连续5年保持按时办结率、主动评价率和群众满意率三个100%,这背后,优化营商环境的“泸州应急模式”出了哪些实招?

实招之一就是严格实施跨部门、跨层级联合检查。依托“一泸检查”平台,泸州市应急局将检查计划同步对接市级业务监管部门和区县、乡镇(街道)应急管理部门,探索建立执法检查“白名单”,采取书面核查、运用应急执法系统远程检查等方式代替现场检查,减轻企业迎检负担。

应急工作人员进企业一线检查服务

这样的检查形式让四川叙永一矿煤业公司党委书记何斌颇感惊喜:“原来各职能部门‘进多次门’的现象不见了,企业轻松不少,更好专注于搞发展。”

“一次就检查到位,双赢。”泸州市安办有关负责人表示,在部门落实企业监管要求的同时,企业受到的检查频率直接减少到原来的五分之一。据统计,去年泸州应急管理系统执法检查次数同比减少18%,让企业更好的自由奔跑。

“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运行质量提升工作站” 开展安全检查服务

感受企业的感受,除了表现在执法中,还体现在审批上。去年,合盛硅业(泸州)有限公司负责人汪令杰因刚到岗任职,未取得安全生产知识和能力考核合格证。在作出承诺书后,于去年12月考试合格拿证,泸州市应急管理局行政审批科科长杨蕾第一时间在容缺受理名录中将其销号。

杨蕾表示,“容缺受理”实行即时受理审核与事后补正材料同步进行,打破了过去“材料不齐不能办”的“一刀切”模式,有效缩短了审批时限,也解决了申请人多次跑的难题。

除了执法、审批,下沉一线解决实际问题,也是实招之一。前不久,古叙煤田公司下属石屏一矿的矿长李定强,一通“求救”电话打给了泸州市应急管理局煤炭管理科科长张叶飞,提出多个亟待解决的安全问题,希望安排专家对企业开展瓦斯治理增透技术指导。随即,张叶飞联系相关专家,通过视频电话开展指导,泸州市应急管理局副局长牟远华带领专家来到矿场现场,开展穿透性检查,助企解决更多“安全问题查不透”“行业标准吃不准”“科技创新靠不上”等根源性问题。

运用无人车检测设备安全

​“无事不扰、包容审慎、周到细致、固本强基。”泸州市应急管理局主要负责人表示,安全生产容不得半点闪失,泸州应急人将站在企业视角,整合政务资源,强化服务指导,统筹合并跨行业、跨层级联合检查和可视化远程执法,“进一次门,办多件事”;推广“预检性”“告知性”“帮扶式”,换位思考,添法治温度;邀请国家级专家,深入危化、矿山等高危企业送教上门,用情服务,解决企业根源性问题,从根本上排险除患“化危为机”。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