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200余万亩水稻秧苗将“带药”下田

2025-04-18 16:36:56来源:四川在线编辑:魏杰

四川在线消息(泸州频道 周梦颖) 4月17日上午,在泸州市泸县兆雅镇石龙村的雅龙水稻专业合作社30亩集中育秧田中,多位农户正进行水稻带药移栽的示范。

水稻带药移栽示范现场。杜雨芸摄

据介绍,当前,正值大春生产的主要农作物水稻秧苗移栽关键时期,也是水稻病虫害防控重要窗口期。在移栽期落实水稻带药移栽技术是控制水稻叶瘟、一带螟虫、稻水象甲等早期病虫害最经济、最有效的防控措施。

何为带药移栽?“带药移栽,顾名思义就是在秧苗移栽前防治病虫后再移栽,以有效控制本田早期病虫害的技术,让秧苗‘带着药’下田。这样做的科学依据在于:秧田期苗床集中,防治效率高;移栽时药剂可随秧苗一起进入本田,形成持续保护。”泸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王孝芳解答说。

以眼前这片示范田为例,采取带药移栽的方式,在机插秧秧田防治1亩,相当于本田防治100亩以上。“因为秧苗密植,农药利用率超过40%,防治效果可达90%以上。”王孝芳说。秧田集中施药,还能减少本田分散施药的工作量,劳力投入少。

水稻移栽现场。薛世兰摄

针对秧苗带药移栽,泸县种粮大户薛世兰多年来坚持采取此举措,确保每年水稻丰收。“秧田喷雾作业时间短,劳动强度低。”薛世兰打了个比方,水稻只需在移栽前3天施一次药,既可防病,又可治虫,就像给秧苗打“预防针”一样。“按机插秧秧田防治1亩计算,可移栽80-100亩田,相当于节省人工费和农药费每亩50元。”

作为农业大县,泸县常年水稻种植面积56万亩左右,为了减轻水稻后期稻瘟病、螟虫、稻水象甲等病虫害防控压力,该地采取“预防为主、关口前移”的防控策略,

助力粮食增产丰收。今年,泸县预计推广带药移栽面积约50万亩。

当前,泸州市已陆续进入水稻移栽关键时期,2025年全市水稻种植面积预计206万亩,为打好病虫害防控主动仗,泸州市植物保护植物检疫站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在全市范围推广水稻带药移栽技术,再综合运用病虫监测预警、统防统治、绿色防控等手段,推进重大病虫防控和检疫性有害生物阻截防控协同治理,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农业生产安全。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