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泸州消息(记者 周梦颖) 4月25日,记者从泸州市统计局获悉关于《2018年泸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经四川省统计局审定,2018年泸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694.9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6%,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1.5:53.3:35.2调整为11.2:52.1:36.7。此外,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人均GDP)39230元,增长7.4%。
行政区域面积达12232.34平方公里
2018年常住人口超400万人
泸州市下辖三区四县、10个乡、111个镇、23个街道办事处。在10个乡中,少数民族乡8个,其中苗族乡6个、彝族乡2个。全市行政区域面积12232.34平方公里。
行政区人口。在户籍人口统计年度内,全市公安户籍登记总户数156.83万户,户籍总人口509.61万人。2018年年末全市常住人口432.36万人。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763.96亿元
化妆品、金银珠宝、汽车“贡献大”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63.96亿元,比上年增长12.2%。按经营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561.55亿元,增长12.2%;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02.41亿元,增长12.4%。按消费形态分,商品零售额656.31亿元,增长12.6%;餐饮收入107.65亿元,增长9.8%。
年末全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企业721户,实现消费品零售额456.29亿元,比上年增长18.2%。零售额化妆品类增长36.5%、金银珠宝类增长56.7%、汽车类增长14.8%。
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8%
衣着类上涨4.7%、医疗保健类上涨2.1%
物价水平。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CPI)比上年上涨1.8%。其中食品烟酒类上涨1.3%,衣着类上涨4.7%,居住类上涨2.6%,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上涨0.8%,交通和通信类上涨1.0%,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上涨1.5%,医疗保健类上涨2.1%,其他用品及服务类上涨0.6%。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比上年上涨4.9%,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IPI)比上年上涨3.2%。
工业生产。全年工业增加值745.07亿元,比上年增长9.4%,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8.5%,拉动经济增长4.5个百分点。
投资规模。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654.67亿元,同口径比上年增长5.9%,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629.67亿元,增长6.9%;项目投资1311.28亿元,增长3.5%。
泸州有35家国家级旅游景区
旅游总收入达512.80亿元
泸州有35个国家级旅游景区,实现旅游总收入512.80亿元,比上年增长16.1%,其中实现国内旅游收入512.75亿元,增长16.1%。旅游发展。2018年末有国家级旅游景区35家,其中4A级景区12家、3A级景区9家、2A级景区14家。
民用机动车保有量72.04万辆
全市近90万人拥有机动车驾驶证
机动车。年末民用机动车保有量72.04万辆,其中汽车40.30万辆(包括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累计核发机动车驾驶证人数89.87万人。
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0.08亿元
教育支出72.57亿元
财政收支。2018年,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0.08亿元,其中税收收入100.54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11.86亿元,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达70.2%。
其中教育支出72.57亿元,科学技术支出3.02亿元,文化体育和传媒支出5.57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8.11亿元,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46.00亿元,节能环保支出12.84亿元,农林水支出59.64亿元,交通运输支出19.84亿元,住房保障支出20.91亿元。公共安全支出21.60亿元,商业服务业等支出1.77亿元,国土海洋气象等支出4.11亿元,粮油物资储备支出2.08亿元。
人均可支配收入23941元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增长9.6%
居民收支。全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941元,比上年增长9.8%;全体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6805元,比上年增长9.2%。
农村居民。全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983元,比上年增长9.6%。其中人均工资性收入6621元,增长9.0%。
城镇居民。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141元,比上年增长8.6%。其中人均工资性收入20961元,增长7.4%。
全市110.38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住房公积金缴存首次突破200亿元
养老保障。2018年末全市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10.38万人。参保农民工9.2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19万人。全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总收入985070万元、支出1258542万元。2018年末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人数170.85万人,城乡居保基金总收入104644万元、支出82563万元。
医疗保障。年末全市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476.67万人,参保率持续稳定在98%以上。全年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总收入219311万元、支出156543万元;全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总收入337869万元、支出276319万元。
住房公积金保障。全年全市住房公积金新开户单位793家,新开户职工4.13万人。缴存总额209.85亿元,首次突破200亿元。全年提取住房公积金7.39万人次24.44亿元,同比增长43.34%,其中住房消费提取占比79.87%。发放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0.31万笔9.38亿元,支持职工购建房33.42万平方米。
2018年泸州全方位发展
做到“一个都不落下”
公路建设。全年高速公路项目完成投资30.34亿元,年末全市公路总里程14614.47公里。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12687公里。
公路运输。行政村客运班车通达率98.28%。全年完成旅客运输6201.442万人次、货物运输10229.109万吨。
港口业务。拥有经营性货运码头16座,生产性泊位47个,其中千吨级以上泊位30个,近洋航线3条,铁水联运班列8条。集装箱吞吐量57.07万标箱,增长3.7%。
水路运输。内河航道通航里程927公里,全年完成货物运输1808.11万吨,比上年下降1.2%;运输周转量201.71亿吨公里,增长6.1%;旅客运输4.27万人次,下降85.9%。
铁路运输。全市铁路运营总里程160公里。铁路货物运输量262.8万吨,比上年增长9.1%;货物运输周转量20171.47万吨公里,增长12.0%。
航空运输。云龙机场正式通航,开通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21条国内航线。国内航线起降2294架次,全年旅客吞吐量(客运人次)23.54万人次,货邮吞吐量608.8吨。
城市建设。长江二桥、长江六桥和沱江五桥(一期)加快推进,沱江五桥(二期)、长江五桥前期工作进展顺利,城市轨道交通1、2号线完成建设规划初稿编制。
城市功能。玉带河黑臭水体整治、黄舣截污干管建设完成。渔子溪河道防洪整治、长湿新城海绵城市项目加快推进。全年建成海绵城市11平方公里,建成沱江新城综合管廊主体5.1公里。建成华升广场停车场,新增停车位360个、充电桩36个。建成人行地下过街通道2个,开工建设人行过街天桥2个,江阳公园下穿通道建设完成,关口交叉口改造工程、机场路与吉甫大道等两个交叉口改造工程加快推进。
城市品质。万达广场、红星美凯龙、摩尔商场等商业综合体建成运营。连江公园、玉带河公园二期开工建设,机场路、酒城大道等干道绿化升级完成,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7.5%。
城镇建设。全市“省百镇建设行动试点镇”达到20个,建成幸福美丽新村300个。
生态环境。全年城区环境空气质量达二级以上优良天数305天,空气质量达标率83.6%。城市区域环境噪声等效声级总平均值为52.8分贝。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168平方公里,成功创建成为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