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泸州消息(曾佐然) 4月25日,泸县立石镇柏杨村3组71岁的刘富章打开水笼头,清清澈的水就流出来。
刘富章老人洗菜(曾佐然 摄)
“不用外出挑水吃,省了不少事,子女也安心在外务工找钱。”他边洗蔬菜边给我介绍用上自来水的的好处。他年轻时候,挑水就是他的主要工作。遇到干旱年景,邻居间因为争水还打架。
“安装了自来水,简直方便多了。”64岁的莫炳英和62岁鲁玉兵夫妻俩在屋外安装了水龙头,洗衣服就不再跑到堰塘、河沟里去了。
通了自来水,莫炳英夫妻在家门口洗衣服(曾佐然 摄)
“挑水桶都改成粪桶了10多年了。”鲁玉兵说,全家6口人,原来在水田角挖个水池,就是人和牲畜的用水,后来有了红层找水,结束了挑水的历史。但是,由于水量不大,水质也不够好。遇到干旱年景,还是不够吃。只好到处找水。去年,干旱缺水,政府还组织消防车送水呢。
“安装了自来水,水量方面得到了足够的供应,水质也得到了保证, “柏杨村第一书记郭婷介绍说。以前村民用水不方便,有的在家附近找地方打水,或者是水塘边,甚至有一些是稻田边去取水,水质方面就不能达到保障。
2017年,村上争取到了贫困村安全饮水工程,由政府出资将主管道安装到柏杨村。2018年,村两委组织群自筹资金,每户出资3600元共筹资200多万,600户安装入户管道,解决了2000多人安全饮水,占全村的60%。
石马加压站工人在巡视供水设备(曾佐然 摄)
“下一步,我们会继续推广自来水的安装,希望我们全村的老百姓都能用上安全、快捷卫生的自来水,覆盖面达到百分之百。”郭婷说。
在泸县神仙桥集中供水站,水处理设备焕然一新,日处理能力达到3.2万吨,来自长江的水在这里经过多环节的深度净化,再运往石马加压站,石马加压站再送往云锦、百和、立石等各镇供水站,进一步保障村民用水安全。
“神仙桥集中供水站抽取长江水,然后通过反应沉淀、加药消毒等工序使长江水达到饮用水的标准。然后再供到石马加压站,石马加压站再供到云锦、百合、立石等镇,让中东线千家万户用上安全放心的长江水。”泸县神仙桥供水站站长黄梅介绍说。
东线供水工笑程石马加压站(曾佐然 摄)
针对农村饮水群众薄弱的问题,泸县打破镇域、流域界限,依托长江为重要水源,统筹规划建设中、东、西、北“四线”供水体系,并于去年实现了“同饮长江水”的目标,立石镇作为泸县的偏远乡镇,享受到了这一惠民工程。
经过多年努力,泸县依托长江为重要水源,已全面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投入2.52亿元,巩固提升了20.3万人安全饮水,40个贫困村干支管网到社全覆盖,喝上自来水的农村群众60余万人,普及率达到65%。
“为彻底解决水源水质、水量对农村供水的制约,泸县已经规划建设神仙桥三期水厂、改造水厂2座工程,新建制水能力每天5.6万立方米,完善延伸管网,工程总投资1.65亿元,实现“四线并网、共饮长江水”,让更多的群众吃上安全、卫生的长江自来水,力争经过近两三年的努力,全县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5%以上,水质达标率达到90%以上。”泸县水务局局长田伟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