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江阳区乡镇狠刹“人情风” 随礼超100元一律不能收、每桌宴席350元

2020-01-11 23:01:34来源:四川在线编辑:魏杰

四川在线消息(记者 魏冯 郭慧琳) 随礼一人不准超过100元、每桌标准控制在350元以内……1月11日,记者从泸州市江阳区丹林镇梨花村获悉,为了狠刹“人情风”,他们立下了一系列规矩,村民操办酒席需向村、镇逐级申报,符合条件才可以操办。

不光梨花村,在丹林镇所有村上,都有这规矩。规范“人亲客往”,成了镇上群众们“当家做主”自定的规矩。

该镇成了泸州市江阳区强化基层治理、推进农村移风易俗的“标杆”,真正做到了操办酒席有范围,随份子钱有额度。

问题

“人亲客往”过繁过重份子钱占工资一半

村民经济压力大,还带来铺张浪费

“2018年还没给人亲(备注:泸州方言,相当于份子钱)限额时,人亲最少是200元起,碰到人亲多那个月,钱不够只有借钱送人亲。通常来说,一个月最少有2到3处人亲,一个月少说也要送好几百,一年下来送出的人亲至少7000元。”1月8日,泸州市江阳区丹林镇梨花村7社村民朱育云谈到过去随份子钱,连连摇头。

“我就在家里种庄稼卖,偶尔打打零工,一个月收入3000元左右。家里三个娃儿读书,大的读高中,最小的小学六年级,负担重啊。”朱育云是家里的经济支撑,每个月送人亲,差不多要用掉收入的一半。

不光是村民压力大,村组干部也喊“遭不住”。结婚、娃满月等喜事要受邀,村民家里办丧事要慰问,份子钱是默认的“规矩”,少不了。

泸州市江阳区丹林镇梨花村村支书范才洪说:“2018年,我最多一次走人亲,是一天走了8处,一处多少也是300元。尤其是在腊月、正月期间,两个月的份子钱就差不多2万元,一年要送3万元左右。”

“人亲客往”过繁过重,经济压力大仅是一方面问题,办酒席时,铺张浪费也是常态。有村民说,有时,酒席一摆就是好几天,中午一大桌的剩菜通常会倒掉,晚上再重做。此外,还引发村民之间的攀比心理,谁家宴席摆得有“排场”,谁送礼手笔大,有的村民就“跟风走”。

陈规陋习越演越烈,不少村民有苦说不出,有的村民想改变现状,奈何凭借个人之力是无法实现。当村干部走家访户时,也只好吐槽两句。

但说者无心,听者有心,村民所反应的“人亲客往”过繁过重的问题,也作为江阳区推进乡风文明建设、优化社会发展环境的重要举措来抓,丹林镇也在全区率先试点实施移风易俗工作。

解题

结合基层治理实际,找村民当“智囊团”立规矩

压缩各类宴席至少700余桌,全镇群众至少节约3000万元

遇上“红白喜事”,这桌宴还办不办?民风变不变?

“要办,不变!”这是不少村民的意见。但宴席怎么办?怎么改才能减负?2019年2月,丹林镇党委根据基层治理实际,通过“三上三下”三轮征求群众意见,群众成为此次规范人亲客往、推动移风易俗的“智囊团”,自定规矩,自己遵守,全程参与讨论,制定出《丹林镇规范“人亲客往”促乡风文明工作实施方案》。

泸州市江阳区丹林镇党委书记敖启勇表示,经过镇上群众讨论,实行宴请报备制;礼金封顶制,除直系重亲外,群众随的份子钱控制在100元以内;操办酒席桌数控制在20桌左右,每桌标准控制在350元以内;除婚丧嫁娶、60岁以上“满十”才能办酒席;宴请时限控制在1天以内,除白事可适当延长至2至3天外等措施对农村“人亲客往”进行规范。

从管理上规范,在丹林镇各村(社区)全域建立“新三会”,分别是“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赌禁毒会”,这是三个“民间组织”。同时,整合派出所、食药监所等职能部门力量,加强对辖区内的厨师、道士、餐饮业主等的教育管理,规范操办行为等。

据敖启勇介绍,这项工作开展一年以来,全镇累计压缩各类宴席至少700余桌、宴席桌次数同比下降660%、桌席规模下降45%,全镇群众“人亲客往”支出费用至少减少3000万元。群众减少支出,就是增加收入。

操办酒席有范围、桌数有上限、餐标有尺量、人亲有封顶……丹林镇规范“人亲客往”的做法,形成了一套可复制的经验在江阳区推广。

除了规范“人亲客往”外,垃圾必须扔进垃圾桶,不得胡乱堆放;生活污水不能随处倒等一些列“举手之劳”,也纳入江阳区移风易俗的工作内容,用点滴垒砌乡村振兴之路。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江阳区以规范‘人亲客往’为突破口,全覆盖建立‘新三会’,通过建机制、定规矩,推进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对进一步健全群众自治组织,加强基层治理,净化社会风气,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持续提升。”泸州市江阳区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刁思田表示。

江阳区丹林镇梨花村家家户户门前,都贴有村规民约。同样,在丹林镇其他村也是如此。郭慧琳摄

在江阳区丹林镇梨花村家家户户门前,都贴有村规民约。郭慧琳摄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