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泸州消息(蔡有)“中午了,吃饭没?你们在家里要听话哈,你是姐姐要照顾好弟弟,我和妈妈今天要很晚才下班。”忙了一个上午的刘勇,好不容易抽出点时间给家里通了个电话。这头刚挂了电话,那头疫情防控工作又来了,他必须马上和同事一起赶往医学观测点,开展疫情防控交接工作。
刘勇是江阳区黄舣镇卫生院的医生,从大年三十起,他和爱人就一直坚守在疫情防控一下,没有下过一天“火线”。
1月31日,江阳区黄舣镇卫生院医生刘勇和其他医护人员按下红手印、立下“军令状”。蔡有 摄
1月31日,江阳区黄舣镇卫生院的医护人员按下红手印、立下“军令状”。蔡有 摄
“加油站这边发现了一辆武汉回来的车辆,请你们过来一下。”大年三十晚上,工作劳累的刘勇正准备在值班室歇一下,刚躺下电话就响了。“一直忙到九点过才回家,年夜饭都吃过了。”刘勇回忆说。
“全体医护人员取消休假,下午按时上班。”正月初一上午,刘勇收到了单位的群发信息,马不停蹄地赶回医院,参与疫情防控相关工作。在医院,刘勇主要负责外出疫情处理、车辆排查消毒、医学观测点保障等工作。“我和爱人都经历过非典,也积累了些经验,可以在疫情防控方面带个头。”近段时间,他经常是吃住都在医院,很少有时间回趟家。
“刘医生吗,快点过来,观测点这边有情况,有个病人呼吸急促。”就在前一天晚上凌晨两三点,刘勇半夜接到医学观测点打来的电话,他和同事穿上防护服就往观测点赶,好在后来通过胸片、血常规等检查后排除了。
“作为一名党员、一名医务工作者,现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形势这么严峻,我们本身就应该责无旁贷,其实这并不算什么。”刘勇说。
1月31日,黄舣镇卫生院医生刘勇和同事一起赶赴医学观测点。蔡有 摄
1月31日,黄舣镇卫生院医生刘勇和同事赶赴医学观测点。蔡有 摄
1月31日,黄舣镇卫生院医生刘勇接到任务,和同事一起赶赴医学观测点。蔡有 摄
除了妻子,刘勇的父母也在医院上班,每天在食堂义务为医护人员做饭。早前,原来在食堂做饭的工人因担心在医院上班感染疫情而悄悄离开。
刘勇的父母了解后,主动提出义务帮助医护人员做饭。“我们老两口本来就是干这行的,反正在家里闲着也是闲着。”刘勇的父亲刘本贵是当地有名的“乡厨”。正月初三,正当大家为吃饭的问题犯愁的时候,他和老伴来到了医院。当天中午,医院80多号人就吃上了香喷喷的饭菜。
1月31日中午,黄舣镇卫生院医生刘勇的父母在食堂为医护人员义务做饭。此前,原食堂工作人员因担心在医院上班感染疫情而悄悄离开。蔡有 摄
“老人家做的饭菜很可口,我们每天都吃得饱饱的,加班也有劲了。”医院公卫科医生代莉说。其实,刘勇家里也有实际困难,刘勇的父母到医院做饭后,家里只剩下两个孩子,大女儿12岁,小儿子才8岁。
1月31日,医学观测点外,医护人员在进行工作交接。蔡有 摄
1月31日,医学观测点外,医护人员正在进行工作交接。蔡有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