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芽”,寓意希望,也代表了这个寒冬我们驱除阴霾的憧憬,在抗击疫情的战场上,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奔走在街道、小区、企业耐心宣传疫情防控知识,他们坚守在交通要道和关卡筑牢阻击疫情传播的防线……疫情面前,志愿一心,泸州“绿芽”环保志愿者在行动。
宣传引导,“绿芽”在行动
赖春芳是泸州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副支队长,也是泸州市“绿芽”环保志愿者中的积极分子。在各类大大小小的环保志愿活动中,你总能发现这个熟悉的声影。
2月5日下午,赖春芳和另外3位支队的“绿芽”环保志愿者来到了瓦窑坝社区开展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对于赖春芳而言,瓦窑坝社区是她开展志愿活动的“主战场”,她和“绿芽”志愿者们都是这里的“常客”。
赖春芳在沿街张贴防疫工作通告
为了帮助社区更好地做好疫情防控相关工作,“绿芽”志愿者们详细了解了社区肺炎疫情防控情况、工作资料备案情况、物资配备情况,协助社区工作人员沿街张贴防疫工作通告。
泸县生态环境局志愿者进社区开展疫情防控知识宣传
为了筑牢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线,加强疫情期间对群众的宣传教育引导,泸州市生态环境局除了通过“绿芽”志愿者下沉社区的线下宣传外,更注重与新媒体有效融合的线上宣传方式。疫情发生以来,泸州市生态环境局利用双微和抖音等新媒体平台积极转发重要工作动态和公告,开展线上疫情防控知识科普宣传,还策划了“抗击疫情”、“战疫一线环保人”等专题宣传,多篇稿件被中国新闻网、中国环境新闻、网易、封面新闻、四川在线等中央和省级媒体转载,起到良好的宣传引导效果。得益于相关稿件传播广、点击多和影响力强,在日前生态环境部公布的2020年1月全国生态环境系统地级市新媒体榜单中,“泸州生态环境”官方微博、微信均稳居全国第二。
“泸州生态环境”官方微信公众号开设疫情防控专栏
联防联控,“绿芽”在行动
2月6日早上7点过,“全副武装”的陈思源准时出现在叙永县西外水果批发市场大门口。
“我们在水果批发市场出入口,设置了排查岗点,每一位进场的人员都必须经过我们严格的体温测量和问询登记。”陈思源介绍道。“这里每天进出的人员很多,像这样的工作我们要一直坚持到晚上9点才结束。”
陈思源是叙永县环境保护监测站的技术人员,也是一名“绿芽”环保志愿者。他除了要承担大量取样采样、化验分析等日常工作以外,还主动请缨参加了疫情期间的设卡排查等志愿服务工作。
陈思源在为进入水果批发市场的货车司机测量体温
为了减少疫情传播,“绿芽”环保志愿者们还积极参与到高速路口、重要通道等各类设卡排查工作中,对出入车辆进行防控,并告知过往行人出门需戴口罩并减少串门。
江阳生态环境局志愿者在丹林镇村道开展设卡排查
龙马潭生态环境局志愿者参与胡市高速路口联防联控检查站点工作
合江生态环境局派出10名志愿者参与到高速路出口设卡检查,志愿者在深夜还在坚守一线
入户走访,“绿芽”在行动
杨光华和尚义东都是江阳生态环境局的“环保新人”。在得知江阳区丹林镇急需疫情防控志愿者的消息后,他们俩第一时间电话报名参加。
每天早上8点,杨光华和尚义东准时驱车前往丹林镇,爬楼梯逐户走访摸排,对外出务工返乡人员进行逐一询问登记,成了他们俩的固定工作模式。仅仅2月5日一天时间,杨光华和尚义东俩人就摸排了490户,询问登记了外出务工人员107人,俩人的微信运动步数都达到了20000多步。
杨光华到丹林镇开展入户走访排查工作
在龙马潭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张科的带领下,龙马潭生态环境局组织党员志愿队深入包保社区,积极开展入户宣传。此外,“绿芽”志愿者们还来到街面,向过往群众演示如何正确佩戴口罩,宣传疫情防控常识。
龙马潭生态环境局党员志愿者服务队
在我们身边,这样的志愿者还很多。在平时,他们是单位上的普通工作人员,是党员代表、或是学生代表、社区群众代表;在“战时”,他们都是默默奉献的“绿芽”志愿者。
众志成城克时艰,“绿芽”志愿者们无私奉献、不求回报,只愿能为疫情防控工作贡献出自己一份绵薄之力。(泸州市生态环境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