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泸县牛滩镇新林村“四分微治理”助推乡村振兴

2020-07-09 12:02:56来源:四川在线编辑:阮长安

四川在线泸州消息(记者 周梦颖)7月9日,位于泸州市泸县牛滩镇新林村党群服务中心的图书阅览室里,几位新林村村民正在看书。“从家里到书屋来只要十几分钟,以前没有书屋只能在家周边遛弯,现在多了一个地方可去,还不收费,挺好的。”新林村7组村民张明梅说,图书阅览室的书籍分生活、法律等多个类别,自己最喜欢看贴近生活类的书籍。除了图书室,村里还有文化广场、书画室等。

据新林村党支部书记周兴海介绍,新林村的党群服务中心建设于2017年,并综合设置了文化广场、电商中心、图书阅览室、书画室等。现在,已经成为全村村民办事学习、民主议事、活动休闲的重要阵地。

除此之外,新林村在牛滩镇工作基础上,针对自身实际,探索出了“分格治理、分色服务、分类积分、分区发展”的“四分微治理”模式。针对农村留守老人、儿童,独居老人较多等问题,推广使用了“6995”求救热线,实现一键拨号,全社应答功能。

啥是6995求助热线?周兴海解释,“6995”热线,是村上针对在家留守人员,如老人、小孩等开通的短号,它是以一个湾子或一个社为单元,大概20-30户左右,如有群众发生突发疾病、出现危急状况时,用手机拨打“6995”短号,该人员周围单元格内入网用户将全部可以接听到电话,实现了群众之间群防群控。“目前,热线还在推行阶段,覆盖全村的60%,接下来将实现全面覆盖。”

“以前,新林村村社干部都是单打独斗,普通党员、群众不知道如何干,更没有平台可以干。”新林村村主任先清明表示,新林村在原有村、社两级网格化基础上,将网格触角进一步延伸到自然群落、湾子、聚居点,建立了“村级党组织—网格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三级联动网格体系。每个三级小网格辐射约20-30户群众,主要负责信息采集、政策宣传、环保巡查等任务。

当前,新林村全村有835户村民,每户的基本情况都不一样。为此,新林村探索实行了分色服务的办法,将村上的村民分为红、绿、蓝进行管理。

“我们把家庭收入稳定、支持镇村工作的家庭分为‘组织关注户’,实施‘绿色’管理,由网格长保持定期联系;把‘留守家庭’、年老体弱、贫困、独居、上访等家庭分为‘特别关爱户’,实施‘红色’管理,由村两委指定‘新林管家’人员为具体联系人,定期开展关爱慰问、产业帮扶、法治教育等;把流动性大、经常外出务工的家庭分为‘动态关心户’,实施‘蓝色’管理,由村干部或‘新林管家’不定期电话、微信跟踪联系,提供送技能、送岗位、送知识等服务。正式通过分类施策的方式,让我们对每户群众都关心到位、服务到位。”周兴海坦言,以前,村上的事务都是少数人干、多数人看,党员干,群众看,有时甚至还有整两句风凉话的。

今年疫情期间,新林村发动了大量志愿者参与疫情防控,不分白天黑夜参与值守巡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结合这个契机,周兴海等人充分认识到发动群众参与的重要性,在这个基础上,萌生了“积分管理”办法,实施“社级登记、村级审核、季度核算、年终奖惩”全流程管控。

为了便于操作,实现“大评小奖”的原则,新林村依托“村规民约”,形成了基础分、正向奖励分、负项扣分3大类20子项。对担任“新林管家”、领办志愿服务、开展结对帮带等项目的,实行加分制;对桔杆焚烧、河溪污染、大操大办等负面行为,实行扣减分。年度积分累计使用,以兑换生活用品、学习用具、书籍等方式予以奖励,并与村干部竞选、推优入党、用工用劳、年度表彰、星级评定等直接挂钩,激发党员和群众参与共治共建的热情,让群众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管。

除了要把村管理好,还要发展产业,助民增收。“以前新林村只有生姜产业,但未发展起来,老百姓除了种些传统的水稻玉米以外没有额外收入。”先清明说,村上提出要致富,必须要发展自己的产业,周兴海便率先带头把自家土地流转出来,还动员村社干部、亲朋好友参与进来,同时还招引回来在外务工的人共同回乡创业,并先后打造发展了生姜、猕猴桃等产业。“牛滩生姜”先后通过国家级有机农产品质量认证,获得了“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产品”命名,成为了“国家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

产业发展起来了,如何更多的帮助群众致富、让大家一起富起来,也成为了新林村的“大事”之一。“必须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周兴海介绍,新林村探索了“三改四型”模式,成立村集体资产管理公司,积极探索了土地流转、冻库出租、务工服务、资产收益“四型模式”,不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2019年,新林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40万元,包括冻库出租收入2万,土地流转5万,劳务服务2万,生姜线上线下销售26万,猕猴桃、花椒等其余农特产销售5万元。村集体经营性收入按照“4321”模式进行分配,即40%用于项目投资,30%用于公益事业,20%用于股民分红,10%用于管理经费。通过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带动群众增收,实现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2万元。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