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消息(泸州频道 郭荞璐)夏日炎炎,蝉鸣声声。晚上7点一到,肖仲梁便打开电视,准时收看当天的《新闻联播》。虽然已退休30余年,但作为一名“老党员”“老纪检”,肖仲梁仍习惯每天关注最新时事,尤其是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发布的消息。
肖仲梁
一张床、一张书桌、一台电视,肖仲梁如今居住在泸州市社会福利院,房间里没什么多余的东西,最“宝贝”的便是印有自己文章的书籍报刊、曾获得的奖励证书和自己的书法作品。不过,最近肖仲梁又新增了一个“宝贝”——“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
肖仲梁的部分获奖证书
“愿为人民群众做个光荣的勤务员。”今年92岁的肖仲梁,仍清晰地记得69年前自己写在入党志愿书上的这句话。1952年8月前,肖仲梁还是一名车间工人,参加当时泸州市店员工会举办的建党学习班。1953年4月,肖仲梁入党转正后,被调到纪委工作,一扎根便是38年。刚被调到市纪委工作的肖仲梁感觉压力特别大,“在纪委工作要有文化才行,我是小学文凭,怎么行呢?”他索性也下定决心买了本字典,边干边学,走到哪儿翻到哪儿。肖仲梁感慨地说:“我的文化,是从字典和工作的压力中淬炼出来的。”
文化水平日益提高,肖仲梁深感理论知识的重要性:“一个合格的纪检干部,要用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于是,《毛泽东选集》《反对本本主义》《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和艾思奇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等,成为肖仲梁的案头书。“当时我对学习的愿望很迫切。”肖仲梁说,自己小学毕业后没钱继续读书,参加工作后有如此好的机会,便拼命地学。“如果没有共产党给我搭建学习和工作的平台,我再努力也一事无成。我发自内心地感谢党,我取得的成绩,全靠党的培养,所以我必须努力工作来作为回报。”
感党恩、跟党走,以笔为口、以纸为媒,肖仲梁很快就找到了自己奋斗的方向。调到纪委8个月后,肖仲梁开始执笔写文,此后几十年一直跟文字打交道。“我在纪委当过办公室秘书、办公室主任,我不耽搁工作,每次起草文件都是利用业余时间完成,领导对我非常满意。”肖仲梁说:“我对工作的基本态度是:不分白天黑夜,不分上班下班,不分分内分外,也不管是从哪个渠道安排来的工作,只要是对党和人民有益的事,我都乐意接受并且将它做好。”
肖仲梁书法作品
入党69年,纪委工作38年,对于“如何做一名合格的纪检监察干部”,肖仲梁也有自己的感悟:“作为一个合格的纪检监察干部,维护党的纪律的严肃性,这是纪检干部的天职。”肖仲梁还分享道:“我是把办别人的案子当作一面镜子,别人干的违纪违法行为我一辈子坚决不干,而且要进行坚决地抵制。我们自身硬就来了,‘正人先正己’也就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