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泸州消息(王晓兵)“我宣布,泸州市应急队伍联合拉练正式开始!”近日,随着一声令下,泸州市应急救援队伍联合拉练正式启动。泸州市综合应急救援支队、古蔺县综合应急救援大队、国有林场及周边乡镇半专业扑火队在古蔺县国有林场龙美管护站开始了森林防灭火实操拉练。
古蔺县国有林场龙美管护站距离县城20公里,森林面积1.74万亩,最高海拔达1820米,山高坡陡林密,是古蔺县森林防火的重点区域之一。
烈日当空,骄阳似火。在30多度的高温下,应急救援队员们全副武装,向着拉练场奔去。“冲啊!”一声声呐喊响彻山谷,他们正在经受烈日下的“烤”验,接受特殊条件下的“洗礼”。
近年来,各类灾害事故发生频繁,危害程度以及抢险救援难度越来越大,这对应急救援队伍提出了更高要求,锤炼一支关键时刻冲得上,恶劣条件下打得赢的应急救援队伍已成为“战斗”需求。
中午13时许,应急队员们在林场深处找到一块空地,他们清理乱石,除去杂草,开始在这里搭建属于他们夜晚的“归属地”。
“今晚我们就在这里过夜,作为应急救援队员,必须适应各种极端条件。”泸州市综合应急救援支队现场拉练负责人曾明华一边指挥帐篷搭建一边介绍拉练的目的,“就拿森林火灾来说,它的发生可能是烈日下,可能是深夜里,应急队员们可能会面对黑夜、炎热、寒冷等极端情况,开展野外露营拓展训练就是为了更好投入实战。”
夜晚驻守,模拟夜间救援环境,旨在帮助应急队员们真实了解山地、陡坡、水源、公路等多种复杂地形,在恶劣环境下,锤炼指战员们心里承受能力和作战意志力。
当前,泸州市进入了第二个高火险期,气温高,森林火灾预警等级高,市、县应急救援队伍联合拉练,靠前驻防,不仅要承担巡山护林、安全宣传培训等任务,更重要的是通过拉练提升队伍业务技能和身体素质,提升市县专业队伍、乡镇半专业队伍跨区域协同作战能力。
下午14时30分许,林区某山头发生“火情”。“请无人机侦察小组核实火情和观察取水水源,其余人员按照‘以水灭火’组合作战模式做好准备。”这是拉练现场的一个场景,指挥员到达模拟森林火灾现场后进行了安排部署。
“一队,采取串联式高压消防水泵安装水流喷射灭火,向右转,跑步走。”“二队,风力灭火机吹割火焰、割灌机和油锯切割开设隔离带,向左转,跑步走......”
在骄阳下,一声声令下,各支队伍依次带离,各个队员依次就位,各支队伍协同配合,进行就近取水、铺设水带、进入火场、利用二号工具扑打、开设隔离带等等“火场”灭火操作。
“大火”被扑灭,气喘吁吁的应急队员们取下厚重的头盔,在救援通道上席地而坐。片刻小憩后,指挥员用树枝在地上进行战斗复盘,对火场处置过程进行及时总结。
参加拉练的古蔺县综合应急救援大队领队潘真平同志对于实战拉练也是很有感慨:“通过联动拉练,可以很好地检验我们应对森林火灾的配合能力,从中发现不足,对标补短,为守护森林安全做好准备。”
练为战。在实战演练中练战术、练反应、练协同,找问题、找原因、找方法,通过一个个专项拉练,开展一次次联合训练,不断提升班组独立作战能力,实现应急队伍协同配合,高效处置森林火灾等自然灾害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