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市纳溪区花田酒地景区鸟瞰。廖胜春摄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范芮菱
4月12日,“行走新巴蜀”四川日报全媒体采访小分队从泸州主城区出发,沿高速向南行驶百余公里进入古蔺县;从县城往西,沿着山路再开行十多公里,纵横交错的梯田映入眼帘,记者抵达了此行的目的地——古蔺县德耀镇凤凰村。
在新一轮东西部协作工作中,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与泸州市古蔺县结为帮扶对子。凤凰村的改变由此提速。
稻鱼共生 让农户一田双收
凤凰村党群服务中心前的梯田处,立着一块蓝牌子,“德耀镇万亩稻鱼共生示范园区”几个大字引人注目。“这就是和浙江方面一起搞起来的。”德耀镇副镇长杨义说。
在园区足有200亩地的优质水稻种植核心区,记者发现,这里梯田田坎比其他的高,田间还修砌了一条狭长的水渠。据了解,这是按照青田县稻鱼综合种养专家现场指导特别规整出来的。“加高加固田坎,可以提高稻田水位,防止出现漫水跑鱼的情况。浅水期,鱼在渔沟里游,到了丰水期,就可以游进稻田,为水稻翻松泥土、提供天然肥料。”手拿铁锹,村民祝仁富将最后一处田坎加固完毕,准备开始打田。
如何为当地提供一条操作性强的绿色转型路径?浙江省驻泸州工作队经多次实地调研后提出,乌蒙山区与浙西南山区的生态、地理环境相似,凤凰村的稻田资源禀赋十分适合引入青田县稻鱼共生经验,助力当地村民“一水多用、一田双收”。
“转型之路没那么容易。好在我们积极做工作、做宣传,大家渐渐地愿意去改变。”来自青田的挂职干部陈胤成在泸州工作不到一年,但对村里情况已经很熟悉了。“再过半个月,就可以插秧放鱼苗了。稻鱼共生能提升产出,预计将带动农户亩均增收3000元以上。”
挖掘资源 乡村旅游正发展
在杨义的推荐下,采访小分队又来到了距离凤凰村不到20分钟车程的清风岭观景台。
登上观景台,万亩梯田沿着山坡蔓延,犹如条条闪烁的银色丝带;再往山顶上看,一座座巨大的风力发电机被缥缈的云雾笼罩。“我们想构建‘万亩梯田+二十八宿+网红风力发电机群’的特色旅游带,助力德耀镇旅游业进一步发展。”杨义说,为此,镇里正与青田县协作谋划。
为了把配套设施建设好,有关各方已开了10多次碰头会。浙江大学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还为凤凰村打造了专属的乡村规划,目前也已完成初稿。
“别看现在村里的房子还很朴素,以后,无论是外观还是功能等,都会有整体提升;此外,凤凰村未来还会有一座集生产、生活、文化展示等功能于一体的镇村‘会客厅’…… ”手指凤凰村的方向,杨义面露喜色,“下次你们再来凤凰村,应该会有更大变化。”
其实,凤凰村从前的名字叫“野鸡坡”,直到2016年,全村都没有一条水泥路。如今,昔日的“野鸡坡”不仅有了30多公里的硬化公路、10多公里的生产便道,还孕育着关于稻鱼共生产业发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