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丨泸州15艘舟艇在长江上演“速度与激情” 

2022-04-21 22:02:23来源:四川在线编辑:魏杰

 

四川在线消息(泸州频道 周梦颖)正在行驶的橡皮艇,突然“翻身”,4人“意外”落入江中,第一时间,由两人先行爬上翻覆的橡皮艇,利用翻舟绳和自身重量,迅速将橡皮艇重新扶正,剩余落水人员也被一一“救”上岸。这是4月21日下午,在泸州市纳溪区蒲号子客渡码头发生的一幕。

在水流湍急的江面上,只见多名身穿湿式救援服,戴着头盔的消防救援人员操控着舟艇,在江面如“水上蛟龙”般来去自如,掀起大大小小的水花。这里,正在进行泸州市消防救援队伍2022年度洪涝灾害应急救援演练。

当天下午3点,随着总指挥员一声令下,9艘救援艇径直驶向江中心,或一字排开,或呈s型行进,亦或形成“0”型盘旋于江面……

据泸州市消防救援支队作战训练科副科长何南苇介绍,本次演练出动舟艇15艘,共有60人参与。此次演练,主要是进行水上洪涝灾害科目的救援演练,共设置了7个科目,涉及水面多个救援场景。如无人机定点抛投和U型电动救生圈联合救援、舟艇编队行进展示、翻舟自救、离心力救援和活饵救援展示等。

在无人机定点抛投和U型电动救生圈联合救援场景,只见两名群众不慎落水,消防救援人员到场后,立即展开救援。为确保被困人员安全,在部署救援力量的同时,使用了无人机和水面机器人等进行防护装备先期投送。

现场,一架无人机携带救生圈起飞,向被困者所在位置靠近。“该无人机可搭载侦察、喊话、抛投、照明等模块,在执行水域救援任务时,具备大面积水域侦察和装备定点投送的能力。”何南苇说。

定投完毕以后,只见一台U型电动救生圈正向被困者抵近。

“U型电动救生圈最大遥控距离为两公里,在执行水域救援任务时,可快速投放此装备,第一时间操控其接近被困者为其提供浮力支撑。同时,该装备具备一定的拖拽能力,满足平静水域救援时的人员转移需求。在急流救援过程中,还可运送牵引绳,辅助架设水域绳桥,实现孤岛大量人员沿绳索快速转移。”泸州市纳溪区消防救援大队紫阳消防站指导员王文俊说,相比于以前单纯靠人力去救,现在能依托这些先进的救援设备,提高救援能力。

据了解,除了电动救生圈,泸州市消防救援支队现配备有300匹马力水陆两栖救援艇,150匹马力救援艇,120匹双发救援艇,75匹马力救援艇和自浮正救援艇等各类救援舟艇50艘;已有51人取得冲锋舟操作手资质,39人取得急流水域救援资质,25人取得潜水员资质,81人取得绳索救助资质。

“我们从3月份开始组织人员开展训练,旨在通过训练,使全体消防救援人员能够掌握新型应急救援装备的操作和使用,全面提高新装备的认知和理解,进一步提高综合应急救援能力。”何南苇说,洪涝灾害救援是我们的主责主业。汛期临近,搞训练就是提前为防汛做准备。同时,泸州市消防救援支队作为省级跨区域救援力量之一,承担着跨区域增援的责任,因而随时都要做好充足的准备。

“接下来,我们将持续推进水域救援专业化训练,不断提高水域救援技术、团队协作能力和人装配合程度,常态化开展演练,不断强化专业化装备建设。”何南苇说。(部分图片来源:泸州市消防救援支队)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