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生态环境厅召开半年工作会,总结上半年工作,安排部署下半年工作并就生态环境系统业务能力建设工作作动员部署。会上,泸州市生态环境局就泸州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有关情况作了经验交流。
7月9日,生态环境厅召开半年工作会
今年以来,泸州市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和省厅工作要求,始终将“打赢蓝天保卫战”作为市委市政府的政治任务、重点工作来抓。截至7月6日,泸州市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为41.5微克每立方米,同比下降12.4%;优良天数比例85.6%,同比上升2.8个百分点(同比增加6天),2项指标均完成省上下达的常态化管控目标。
泸州蓝天白云
强化组织推动
压紧压实各级责任
泸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多次召开秸秆禁烧、建筑扬尘和臭氧防控等专题会议。完善目标、问题、任务、责任“四张清单”,实行“一周一调度,一月一通报,重点时期每天巡查”,强化工作推进和督导考核。
副市长郭庆主持召开泸州市2020年臭氧污染防控专题工作会
强化精准施策
切实改善空气质量
一是抓好臭氧防控。3月下旬,泸州市召开专题工作会,提前安排布置。对辖区内涉挥发性有机物企业开展全面排查,形成了400余家涉挥发性有机物企业动态管理台账,全覆盖开展监测和治理。对石油化工、制药、农药等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量大的企业以及高新园区安装了在线监控系统。制定283家涉挥发性有机物企业、133家汽修行业、57家加油站的错峰生产清单,在臭氧预警期间,实施错峰调序生产。
现场核查组开展常态化巡查
二是加大秸秆禁烧管控。划定禁烧区、重点管控区,实施分区管控。严格落实市、县、乡、村四级主体责任,加大考核问责力度。注重疏堵结合,要求重点管控区域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5%以上。
三是强化工业污染整治。完成川南发电厂2#机组和赛德水泥超低排放和深度治理改造,正加快推进1#机组和剩余3家水泥企业改造。积极推动益鑫钢铁、江阳钢铁重组整合达到超低排放标准。建立全市217台工业炉窑管控清单并实现动态管理。
四是严格施工工地扬尘监管。制定了责任清单和标准化图集,建成区内涉及土石方作业建筑工地基本实现在线监控系统全覆盖。
借力“环保鹰眼”强化扬尘治理
五是加强柴油货车污染管控。今年以来,遥感检测机动车68万余台次,其中柴油货车13万余台次,并对不合格车辆移送公安部门处罚。
柴油货车尾气抽测道路执法
强化能力建设
提高科技支撑水平
建成投运50个网格化微站,购置颗粒物、挥发性有机物走航车,规上餐饮企业全面加装油烟净化在线监控,正在加快建设大气超级站、国标小型站、固定雷达和秸秆监控系统,大气智能管控体系初步形成。拟在龙马潭区11个乡镇建设国标小型站,开展乡镇空气质量考核;纳溪区借鉴北京、上海等先进地区经验,建设安装400套柴油货车远程在线监控设备,切实增强柴油货车尾气排放监管能力。(来源:泸州市生态环境局)
走航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