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泸州频道 蔡惠兰)10月15日,全省创业担保贷款工作现场推进会在泸州南苑会议中心召开。记者在会上了解到,泸州自实施创业担保贷款政策以来,坚持致力于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将落实创业担保贷款政策作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的强力抓手,有效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平稳发展。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4.1亿元。2012年以来,连续9年放贷金额超过1亿元,特别是2017年以来,全市放贷5.4亿元,扶持自主创业4141人和66家小微企业创业,带动就业15231人。2019年,全市发放贷款1.848亿元,位列全省市州第一。今年以来,全市已发放贷款1.14亿元,完成省目标的76%。创业担保贷款已成为返乡农民工、退役军人、大学生等群体成功创业的敲门砖、助推器,为助力创业、带动就业发挥了积极作用。
创新工作机制,实现高效审核
泸州积极创新工作思路,简化工作流程,将原来的人社、财政、金融部门各环节的“串联式”审查优化为“并联式”审查,各审贷单位组成联合会审小组,实行集中办公,“一站式”审批。各阶段、各环节设定时限,强化部门间协同和信息数据顺畅流转,审贷速度由以前的60天缩减为15天,切实增强了政策对创业者的吸引力,降低了创业者的时间成本。实行“全域化”平台申报;推行“一站式”并联审批;建立“无缝隙”管理体系。
打破担保瓶颈,推动政策落实
在全市范围内全面推行大学生创业担保贷款,取消反担保政策,并将大学生创业担保贷款信息纳入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2017年至今,已为347名大学生创业者取消反担保,贷款金额3439万元。全面推行“信用社区”、“示范园区”担保政策,自2017年以来,全市65个信用社区发放担保贷款7226万元,扶持576名创业者;示范园区为52个创业项目发放担保贷款518万元,破解了担保难、融资难的问题。
扩大扶持范围。泸州市在全省率先由原来单一扶持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扩大到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复员转业退役军人、高校毕业生等10类群体。今年6月以来,泸州积极执行最高放贷20万元,10万元以下担保贷款免担保的贷款新政,己为4名返乡创业者发放免反担保贷款38万元,突破返担保限制;推进信用担保;创新经办模式,提升服务效能。
创新经办模式,提升服务效能
今年以来,泸州市大力推行“综柜窗口”和“社银合作”等公共服务新模式。依托“一个平台”和“两个阵地”,即四川省就业创业服务系统V2.0平台,基层就业经办机构、金融机构两个阵地接件办理贷款申请,为创业者提供“一站式”和“网上办”、“掌上办”服务;打造标志标识统一、硬件环境统一、资料清单统一、经办流程统一“四个统一”,开启创业担保贷款服务新模式。
服务模式“便利化”。今年上半年在泸州市江阳区、合江县邮政储蓄网点试运行“社银合作”,实行网点客户经理区域负责制度,推行创业担保贷款网上申请,把基层银行网点打造成为创业担保贷款工作的另一重要阵地。做到服务标准“一体化”;申请途径“多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