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泸州消息(黄斌 赵国富 谢显锐)“现在室外气温骤降至0℃左右,细雨绵绵下个不停,大家巡查脱水装置时要小心点……”威204井区中心站站长王建明一再提醒当班员工。1月上旬,寒潮来袭,川南地区气温呈现“断崖式”下降。与寒潮形成鲜明的对比,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蜀南气矿却是一派提产保供的火热景象,全矿干部员工压实属地管理责任,在落实防疫举措保障身体健康的情况下,全力投入生产,顶风冒雪坚守岗位,全面打响冬季天然气保供阻击战,切实履行石油企业的责任担当。截至1月18日,蜀南气矿年累产天然气量超过6.8亿方,日产量在4000万方以上。
面对寒潮,蜀南气矿积极应对,成立冬供领导小组,提前编制详细的生产运行及保供工作方案,针对冬季民用气用户对天然气的需求量大幅增加的实际,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对辖区重点输配气站关键阀门开展预防性维护保养及技术培训,持续提升员工设备故障处置能力,并加强寒冬24小时值班值守和安检巡护,全力确保冬季安全生产,切实做好天然气产销平衡和市场供应。
蜀南气矿开年后用户天然气需求量大幅度上升,相比去年同期重庆市荣昌地区每天增加20万方、大足地区增加10万方的用气量。对此,泸州采气作业区分片区制定产量调配方案,向隆昌、大足、荣昌片区供气的昌8井中心站通过关注邮亭东阀室压力,加强与重庆气矿永川作业区联系,及时增加倒气压力及倒气量;包46井中心站做好低压小产及间歇井的勤开勤关,保证在用气高峰时期能开井补充,同时加强包足线的清管,保证管输效率。该站认真分析用户用气规律后制定了间歇气井根据管网压力变化进行适时开关井的措施,统筹计划中心站内十余口间歇井的开关,轮换开关复压。夜班员工密切监控管网压力、用户用气量变化,根据场站情况及时采取远程关井或下达关井指令给站外巡护组现场关井,得到指令的站外巡护组在寒冷的冬夜,离开温暖的被窝,迎着阵阵寒风冰雨,奔走在冰冷湿滑的关井路上,为的是保障城市用户白天能用上清洁能源天然气做出热气腾腾的饭菜,洗个巴适的热水澡。
“大坝阀室电已恢复,生产数据和设备无异常情况、阴保系统运行正常、现已恢复电液联动阀破管检测系统电源!我们准备撤离。”1月10日,纳溪页岩气外输增压中心站接到因停电在阀室值守的巡线员罗志勇和谢应国的汇报。连日来受气温大幅度下降和雨雪天气的影响,宁纳线大坝阀室连续三天因电力公司线路清障导致停电,为了安全起见,防止突然来电电液阀异常动作影响宁纳线安全运行,宁纳线巡线员谢应国和罗志勇已经连续三天、每天近十个小时在阀室值守,中午就靠一碗方便面充饥。天太冷,没等面泡好就已经冷掉,他们却说:“面是冷的,但肚子是热的,没啥大不了的。”
与此同时,寒潮来袭,为了抓好保供工作,守护老气田的员工也尽心尽责。威32井处于威虎山地势较高的地方,每年入冬生产设备,生活气、水管线被冻住是常有的事。连日来,井站员工白天忙着整改外围井站问题、监督站内施工,晚饭后还顶着雨夹雪来到值班室,认真梳理近期文档资料、计划着后面的保供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