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消息(罗佳)举办各类现场招聘会124场、推送岗位10万余个、培育返乡农民创业者776人、运送江阳籍农民工8821人次……
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泸州市江阳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以下简称“江阳区人社局”)围绕“以高质量能力本领推动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主题主线,坚持政治建设引领,厚植发展优势,推动惠民政策不折不扣落地落实。
坚持全面从严、担当尽责,唱响政治建设引领高质量发展“主基调”。
江阳区人社局把“三走访三到位”和“系统作风纪律专项整治”活动作为重要抓手,推动政治建设在工作中落地落实。一是强化政治意识。局班子成员带动宣讲十九届四中全会、五中全会精神及讲党课,以学促讲增强政治能力。二是强化调研解难。聚焦当前人社工作热点难点问题,选好根本性、前瞻性课题15个,形成《关于推进稳就业工作的思考》《关于江阳区农民工党建工作的思考》等调研报告。通过“三走访三到位”和系统纪律作风专项整治活动,征求意见建议70余条,检视梳理问题11个,开展“送培训、送设备、送资金”活动15场次,帮助企业、镇街解决实际问题25个。三是强化治理监管。持续推进民生领域问题、扶贫领域腐败暨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开展就业扶贫、社保扶贫挂牌督战,整改清零问题77个。开展社保基金管理风险防控暨行政经费财务内部交叉审计检查,下发经办机构预警信息86条,消除基金风险7个,行政经费财务问题4个,整改办结率100%。
聚焦发展需求、厚植优势,画好经济发展助力高质量发展“同心圆”。
江阳区人社局以就业创业工作为支撑点,落实政策、跟进服务、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送岗+稳岗”,画好发展“基础圆”。实行“线上线下同步聘”行动,举办各类现场招聘会124场,携手泸州招聘网、直聘网等平台举办网络招聘会223期,推送岗位10万余个,达成就业意向3.5万人次,实现上岗1.1万人。组建工作队“点对点”为就业困难人员、农村贫困劳动力、退捕渔民等群体送政策、送服务、送岗位,帮助8919人成功就业。
“平台+机制”,画好发展“优势圆”。整合现有特色产业园区、创业孵化园区、特色商业街区建立创业基地,形成“融资+产销+帮扶+党建”综合服务平台,培育返乡农民创业者776人。创新推行“社区+银行”创业担保贷款双通道联动办理模式,全区3个银行中心支行、15个银行乡镇网点、64个社区基层服务窗口实现创业担保贷款联动。在全省首创推出“移动孵化器”对创业项目开展提升服务。
“服务+扶持”,画好发展“核心圆”。创新推行“以工代训”“企业新型学徒制培养”技能培训模式,完成职业技能提升培训1.0934万人。创新推出“四零”工作法(政策宣传“零死角”、上门服务“零距离”、线上线下招聘“零接触”、创新办理“零次跑”),助推企业复工复产(被中央、省、市各级媒体刊载宣传)。
突出以民为本、严格执策,下好民生保障助力高质量发展“先手棋”。
江阳区人社局以农民工服务保障为基础,以社保参保、待遇落实为抓手,切实保障各项民生政策有力落实。持续做好农民工服务保障。错时错峰为8万余名外出务工人员开展行前健康服务,发行农民工“春风行动”返岗专车362班次,运送江阳籍农民工8821人次。注重优秀农民工示范引领,拍摄优秀农民工专题宣传片4个,获评省级劳模1名、省级返乡下乡创业明星1名、全国优秀农民工1名;多元推进社保参保。利用全民参保登记数据库,精准锁定未参保人员信息,借助送政策、送培训进村入社开展参保扩面宣传,增强城乡居民参保意识。全区社会养老保险覆盖33.47万人,工伤保险参保8.23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3.2万人;全力保障待遇落实。全面推广养老待遇领取资格手机人脸识别认证方式,完成手机APP认证9600余人,按时发放养老保险待遇、丧葬抚补助、工伤保险待遇等社会保障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