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泸州段航道控制河段迈入无人值守远程控制新时代

2021-08-06 17:28:54来源:四川在线编辑:魏杰

四川在线泸州消息(罗晟)“你那个房间打扫完了没有啊?”“电源这些再仔细检查下。”“看下东西带齐没有哈。”烟灯房信号台台长陈建琼一边叮嘱着同事,一边带上了信号台站房的大门。她们即将离开这个工作同时也生活了几十年的站房,去到江阳航道处控制河段通行信号指挥室,开始一段崭新的信号指挥工作。

长江泸州航道局烟灯房信号台

白墙红瓦蕴藏着信号职工如花般灿烂的青春

一部描写川江信号员工作和浪漫爱情的电影《等到满山红叶时》,将长江信号员这个鲜为人知的职业带到了全国观众面前,感动了一代又一代国人。信号员艰苦孤独的工作环境和对一江行轮畅行平安的坚守,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长江上游的河道水流湍急、弯曲狭窄,有时对向行驶的船舶在相遇前都看不见对方,只能单向通行,因此就需要在这些河段设置信号台对船舶进行指挥,船舶按照信号台的命令有序通过。长江上的信号台最早设置于1915年,最初的信号台只有一根立杆用来悬挂竹篾条编织的三角形信号牌子,旁边搭起棚当作避雨栖身的房屋,设施十分简陋,直到1950年开始才陆续改建成了砖木结构的房屋。80年代后经过多次改造装修,信号台全部建设为了现在的红白两色的八角亭式台房。

虽然工作站房以及生活设施有了极大地改善,但是信号员枯燥繁重的工作方式、偏僻难行的工作地点、生活物资购置困难等依然没有改变,沿用了几十年的通过望远镜观察船舶、甚高频联系、根据业务经验决定发布哪种信号、用手将对应的信号标志拉升上去的信号揭示方式也没有改变。信号台多设置在河道蜿蜒的荒郊野岭之间,人迹罕至,不通公路。有的地方往来最近的市场都有几十公里的路程,因此每次交接班都不得不采购齐至少一周的生活物资。停水停电更是常事,有时还需要攀爬陡峭的岸壁去江边打水,忍受盛夏的酷暑和寒冬的阴冷。信号员大多都是女同志,到了夜晚信号台四周一片漆黑,寂静无声,即使是男同志也会感到害怕和不安。

就是在这种工作和生活环境下,一代代信号员始终坚守在信号台,与信号旗共生,与江水为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为了过往船舶的通行平安,奉献着自己美好的青春华年。

控制河段通行指挥平台

系统运行下的信号指挥新模式

智能系统实现了控制河段通行信号云端上的指挥

为了彻底改变这种传统落后的信号指挥模式,从根本上改善信号职工的工作和生活条件,长江泸州航道局从2011年起着手控制河段智能信号指挥系统的研究。经过十年来不断地探索、应用、改进、再研究,从单控制河段信号揭示、双信号台协同指挥,再到双控制河段智能指挥;从信号旗自动升降装置研制,到LED通行信号标显示的应用,泸州航道人不畏艰难、不惧挑战,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点,成功开发出了一套新形势下信号台通行指挥标准和模式。系统充分融合了AIS、人工智能、网络通信、自动控制等技术,能实时准确掌握船舶位置、航向、航速;利用通行指挥规则和信号员指挥经验构建的专家系统,实现了信号的准确自动揭示;安装部署的固定点视频采集设备,能对控制河段内的通行情况进行远程监控;LED通行信号标深化研究和示范应用,历史性地对沿用了几十年的信号揭示方式进行了改革;甚高频无线网络传输技术研究运用,让信号员无论身在何地都能与船舶驾驶人员无障碍交流沟通。

当望远镜变成了分布各点的摄像头、拉动信号旗的麻绳换成了触摸屏、手持的甚高频变成了网络传声器。如今,信号员坐在宽敞舒适的控制河段通行信号指挥室,地图上实时显示着控制河段里通行船舶的位置,智能系统自动判断发送着上下行信号,上演着一幕幕控制河段通行信号云端上的指挥。

传统信号揭示方式

滔滔江水传唱着长江航道人无私奉献的赞歌

在信号指挥室的监控大屏上,一艘艘船舶按照智能指挥系统自动揭示的信号,安全有序地通过神背嘴控制河段。

“新江211,我在屏幕上看到你要进槽了,但是地图上没有显示你的船位,听到请回答。”信号员通过麦克风呼叫将要驶入控制河段的船舶。

“我是新江211,我船上的AIS设备有故障。”

“好的收到,现在槽内没有其他船舶,可以通过,马上给你发信号!”

“好的谢谢!”

信号员点击屏幕上的信号揭示按钮,人工介入到系统,为有设备或通信故障的船舶揭示信号。信号员控制着前端视频采集设备切换视距,观察着船舶的航行情况;船长与信号员的沟通交流通过甚高频和高速互联网,在江上与指挥室之间清晰实时地转换传递;系统根据船舶的通行记录,进行着控制河段指挥数据的分析。

虽然信号员不再驻守条件艰苦位置偏僻的信号台,但他们通过现代化的信号指挥手段,仍然尽心竭力、默默无闻地守护着长江航道,保障着控制河段的畅通与安全,践行着长江航道人“服务长江水运、服务沿江经济、服务流域百姓”的承诺。(长江泸州航道局供图)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