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泸州消息(谢丽)“千企帮千村”,是企业的社会责任。2017年泸天化股份公司按泸州市“脱贫攻坚”部署,将最能打硬仗的车用尿素分公司党支部副书记周洪,派到叙永县观兴镇奇峰村担任“第一书记”。
周洪来到奇峰村,一幅深度贫困村的境况呈现在了他的面前。奇峰村人口1558人,建档立卡贫困户116户558人,贫困发生率35.81%,且山高、坡陡、沟深,海拔在1300-1600米,交通条件落后。每到旱季人畜饮水不足,全村70余户住房不安全,消息闭塞,群众思想观念落后。全村无支柱性产业,村民以种养殖业以及外出务工为主要收入来源。奇峰村是叙永县观兴镇基础设施最落后的少数民族村,也是历史遗留问题最多的村。周洪去到奇峰村以前,上级对该村的各项考核均排在最后,很多好政策难以在该村落实。奇峰村成了典型的深度贫困村。
面对如此落后的贫困村,该如何着手?周洪积极参加由各部门组织的业务培训,熟悉政策及如何开展基层工作。同时,虚心向镇村干部学习,拜农民群众为师,拜党员干部为师,请教农村工作的方法、经验。在深入的走村入户中,他积极宣传惠农和扶贫等政策,与村民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周洪说:“群众经常会提出问题,若不坚持学习,很难将好政策落实到群众中,也不能正确引导群众脱贫致富。”
刚任上任时,周洪发现村里召开会议时部分村社干部长期迟到。他按照企业管理的思维方式,提出要进行考核,部分干部立即产生了抵触情绪,并扬言要辞职。他很纳闷,后与这些村干部谈心,才了解到村社干部每月收入只有500-1500元,要养活一家人还得下地干农活。于是他就将开会时间定在晚上,并制定出村社干部考核制度,既保证了会议纪律又不耽误村社干部干活时间。这样一来,他的工作就得到了大家的支持,各项工作才得以顺利开展。
周洪经过深入调查,针对奇峰村水、电、路等基础设施薄弱这一短板,积极向县市有关部门沟通、协调、争取项目指标。2017年,他共争取600余万元,完成了全村用电农网改造升级,解决了全村群众安全用电,并加宽硬化3.2公里至村公所公路;2018年,他相继争取540多万元资金,新建村公路11公里、硬化4公里,还建成7个集中供水池和1个400平方的新村公所及活动室,让全村村民用上了自来水。2019年,他共争取到土地整治项目资金达1000万元,彻底解决全村土地整理、水土流失、公路硬化等问题。
周洪还针对村民住房破烂,住房不达标的实际情况,积极向上级争取住房政策。两年间,他共争取落实住房保障资金440余万元,实施易地搬迁住房政策35户、C/D危房改造71户,彻底解决了村民的安全住房问题。同时针对部分贫困户无电视机,积极向泸天化公司帮扶单位协调,争取到14台电视机的捐赠。
在两年间里,周洪共争取政策项目资金2665万余元,用于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安全住房、安全用电、安全饮水等。2018年10月,他带领全村105户533人脱贫、实现了整村脱贫摘帽。
经过两年的“第一书记”生活,两年的历练,周洪从刚被任命时的兴奋与紧张,到驻村之初的踌躇满志,到进入角色后的辛勤工作,再到任期结束后的依依不舍,他深刻感受到了基层一线工作的繁杂和压力,也深深体会到了驻村工作的艰苦与艰难,更深切感悟到身为一名驻村干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告别了奇峰村,告别了“第一书记”的周洪,如今只要想起叙永县观兴镇奇峰村,很多经历过的人和事,让他难抑内心的激动,更抑制不住眼眶里的泪花,只因有意义的往事,并不会随风而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