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建党100周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泸天化集团“深化合作年”。面对新冠疫情带来的更加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泸天化集团按照“夯基固本、深化合作、创新发展”的工作思路,紧紧抓住化工市场回暖的大好机遇,通过系列行之有效的工作举措,诸多工作取得了可喜成效。2021年,泸天化经营业绩创造新的历史,全集团管理范围内实现营业收入123亿元,完成了年初目标的123%,与去年同比增长了36.3%;创造利润20.2亿元,完成了年初目标的1015%,与去年同比增长了411.8% ,创造了建企以来的最佳经营业绩。
安全环保管理取得新的成效
安全环保工作整体可控,平稳发展成为常态。泸天化集团连续两年实现0死亡、0重伤,无新增职业病或疑似职业病,环保排放总量远低于国家排放指标。泸天化股份公司双重预防体系建设获得国家应急部肯定,古叙煤田公司鲁班山北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矿井建设达到一级。
运行管控再上新的台阶
全年泸天化集团主要化工生产装置长周期运行同比增加25%;非计划停车减产同比降低了40.7%,装置运行效率和能耗水平均不断创造新的佳绩,持续处于行业领先地位。泸天化股份公司尿素装置创造了建厂以来的新长周期运行纪录。泸天化股份荣获“省级节水标杆企业”称号,天华公司连续8年荣获“全国石化行业能效领跑者标杆企业”称号。
深化合作取得新的进展
与大连理工大学成都研究院、蹇锡高院士合作的500吨杂环项目在彭州开工建设,为泸天化新材料领域再添新军。与上海孛科博公司合作完成了20万吨/年甲醇精馏装置人工智能控制系统改造,为泸天化提质增效再辟新路径。与清华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福州大学等9家单位联合开展“可再生能源电解制氢—低温低压合成氨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开启了泸天化新能源领域探索的新篇章。
研发创新取得新的成绩
全集团开展科研项目101项,完成内部验收成果18项,获得专利授权14项,其中发明专利3项。参与制定国家、行业标准2项,成果转化13项,技术成果在生产上转化应用新增经济效益4212万元。开展了2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氢能技术”重点专项联合申报成功的申报工作,获批1项。
人才队伍建设实现新的突破
集团上下人才队伍建设重视程度进一步提升,“引、育、用、留”等人才管理机制更为完善,更为灵活。全年招聘引进本科以上人员233人,其中博士3名、硕士1名,引入高学历占比、人数均创多年以来的新高。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更加规范,培养后备干部193名,选拔使用直管干部14名。技能人才培养成效显著,旗下四支队伍参加国家级、省级化工总控工技能竞赛,荣获国家竞赛1个二等奖和4个三等奖(其中,天华、中蓝、和宁取得化工总控工三等奖,泸天化股份还获得污水处理三等奖),包揽了省团体前4名和个人前12名,泸天化股份喻勋然、周建国被授予“全国石化行业技术能手”称号。
企业实力得到新的提升
集团各企业盈利能力不断增强,社会影响力和行业地位逐年提升,企业由前几年的濒临破产到如今的生机勃勃,内外形象得到根本性扭转。2021年,泸天化集团荣登“中国石化行业500强”位列第158位,较2020年提升45位;泸天化集团、泸天化股份、九禾公司同时登榜“2021中国化肥100强”,泸天化集团连续4年获“四川企业100强”;集团公司还荣登“中国生物有机肥企业50强”“中国增效剂十佳企业”“全国氮肥行业20强”,荣获“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2019—2020年度四川省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接下来,泸天化集团将始终保持不畏艰难的闯劲、持之以恒的韧劲,以更强的毅力攻坚克难,以更大的勇气革故鼎新,以更实的作风干事创业,振奋精神、坚定信心、勇于开拓、敢于创新,为将泸天化集团打造成新内涵的“百亿企业”、实现新高度的“二次腾飞”而努力奋斗! (泸天化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