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泸州消息(黄斌) “春节前,我们作业区干部员工克服施工作业现场气温降至0摄氏度左右、冒着寒风冷雨工作等困难,协同作战,履职尽责,在短短3天时间内连续顺利投产了高石135井、高石103-C1井两口新井,致使安岳气田产量一下提升了40、50万立方米,为保障新春期间向区域各用户安全平稳供气打下了坚实基础……”2月7日,西南油气田蜀南气矿安岳采气作业区员工杨周向笔者说道。
正月初二,新投运的泸州采气作业区泸207脱水站也迎来了建站以来的第一个春节,该站生产控制中心的当班员工周涛依然坚守在工作台上专注地操作着电脑,巨大的电子屏幕上,各类生产数据快速跳动;集输处理装置区,巡检的员工一丝不苟的记录着数据……
据了解,该站是泸州区块上产50亿产能建设地面集输脱水与配套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担负着为川渝两地民生改善与社会发展提供天然气能源支撑的重任。今年春节,该站13名员工和周涛一样,依然坚守岗位,加密巡检,精细调整运行参数“不打烊”,每天处理气量200万立方米,扎实做好泸州气区向荣昌、大足、隆昌、自贡、永川等地供气的各项工作,全力保障生产保供平稳有序,截至目前泸207脱水站处理气量为1.8亿多立方米。
“安全生产一刻都不能松懈。春节期间一部分人回家过年,我们留守员工必须加强巡查巡检频次。”长宁页岩气作业区宁201井区站长王晶以增压、脱水、中控、巡检4个组为自查单位,要求各井组的留守员工春节期间克服极寒天气带来的不利影响,全力抓实“地毯式”的设备隐患排查和治理工作,从而确保了井区所有在用生产设备的安全平稳运行和区域内各用户的正常用气。
郑伟、张卫是自贡采气作业区兴3井中心站的两位轮班站长。今年春节,站长郑伟正好在岗,与张卫做好交接工作后,他第一件事就是前往设备区转一圈查看设备管理运行情况。由于天气太冷,刺人的低温透过手套,手指不听使唤,按下对讲机都要很使劲,但他坚持仔细检查每一处,发现不对的地方主动与站员沟通。期间突遇保供区域内用气量增加导致用户供气压力急剧下降,郑伟立即带领大家查找原因,倒换流程、及时调压,虽然累得气喘吁吁,但是保障了各用户的平稳用气,为此,他很是欣慰地说:“这样的坚守,值得!”
当人们还沉浸在合家团圆的新春佳节里,蜀南气矿那些依然坚守在岗位上,奋战井场,值守站内,为了保安全、促上产,保障区域千家万户“炉火旺”而默默付出的干部员工们,他们用行动在诠释着“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