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热爱,所以不负热爱” 蜀南气矿廖辛潞的成长秘笈

2022-03-10 13:23:35来源:四川在线编辑:阮长安

巴蜀大地,春意正浓。在四川长宁一望无际的蜀南竹海中,深埋地下数千米的四川省首座储气库群正“吞吐”着浩瀚的“低碳绿”——天然气,与地上的“竹林绿”一起蓬勃生长。在这蜀南气矿合江采气作业区老1井站压缩机房内,一位采气女工身手干练地倒换流程、调节压缩机工况,四川省首座储气库群开启2022年注气工作。她,就是蜀南气矿合江采气作业区牟8井中心站站长廖辛潞。

1989年出生的廖辛潞是一个准“90后”,2010年,从四川石油学校毕业来到蜀南气矿合江采气作业区参加工作。一路走来,她凭借着“我命由我不由天”的闯劲,“学海无涯苦作舟”的钻劲,从初出茅庐的石油新兵成长为参与四川首座储气库建设和现场管理的第一位“女掌门人”。

“小”女子立下“大”志向

12年前,自小生活在大城市的廖辛潞被分配到偏远的寺15井站,心里难免有些失落,但在女站长颜春梅的悉心带领下,她迅速适应了井站工作生活。学习能力强,操作上手快等优势逐渐体现出来,单一井站的操作技能已经满足不了她的求知心。怀着用更高标准要求自己,向更高水平发起挑战的信念,她开始自学采气工教材,如饥似渴地汲取新的知识技能,“她的工位上永远摆着一本正在翻阅的专业书籍”,忙碌和充实填满她的全部时间。

2015年,廖辛潞第一次参加气矿组织的采气技能竞赛。摩拳擦掌上阵,却名落孙山而归,但是她没有气馁,先后向多位技能骨干拜师学艺,求教书上难懂的知识点并与生产现场相结合,补齐业务知识、操作技能方面的“短板”。

2016年,廖辛潞因为意外摔断了右腿胫、腓骨,在腿部打了9块钢钉、1块钢板的情况下,她努力克服全身麻醉手术后身体反射差和记忆力降低的不利影响,咬牙坚持备战竞赛,一遍记不住就记十遍,一次次实战直到形成“肌肉记忆”。

在之后的几次采气专业竞赛中,廖辛潞开启“玩命加拼命”模式,一天安排得满满当当。清晨6点起床练习实际操作,中午挤在办公室的椅子上抢时间休息,下午顶着炎炎烈日继续练习各项实际操作,每晚做练习题、整理错题到凌晨2点。最终,她在2018年蜀南气矿巾帼风采技能竞赛中斩获个人全能选手的优异成绩,在2021年荣获蜀南气矿第十届采气专业竞赛二等奖,成为青年采气工的优秀代表。

此后,廖辛潞更加坚定了“奋斗改变命运”的信念,对标集团公司技能专家的标准要求自己,并立下清晰的志向:“做一个独立的人,并通过艰辛与磨砺成就一番事业。”

“老”气田迎来“新”热点

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2020年9月,四川省首座储气库牟家坪储气库先导性试验开始初期建设,勘探开发60多年、临近枯竭的“老”气田迎来“新”热点,廖辛潞期盼的“事业”迎来了春天。

2021年1月,廖辛潞通过公开竞聘成为牟8井中心站站长,全身心地投入库区建设和现场管理工作。“最多的时候,一天6处施工,大伙儿忙得脚都不沾地。”翻开密密麻麻的作业区许可票证,中心站2021年完成监督、配合管辖范围内大小施工项目230余次。

库区建设,处处是挑战,道道是难关。作为一名年轻女站长,她不怕脏苦累,声音喊哑了,脚底磨起泡了,带着一帮以男同志为主的采气工团队,在泥泞的建设现场蹚出一条路,在压缩机房的轰鸣声中来回穿梭,把控各个施工现场的安全重点部位,积极协调各方施工,紧密配合完成储气库利旧工程改造,顺利实现2021年3月启动的牟9井首次注气工作。

天然气注气工艺对中心站来说,是一件新鲜事物,为取全、取准第一手资料,她细心制作了各个注气井的注气曲线图,精细反映注气量与压力、时间的关系,为储气库的平稳运行提供数据支撑,给下步选井修建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面对新工艺,加班加点成了家常便饭,新问题也层出不穷。廖辛潞多次带领班员抢险,抢修牟8井、老1井压缩机常常到凌晨,夜间抢修时她总是最晚一个回到寝室休息,白天继续抢修时第一个出现在现场,先后发现并成功处理了高压点火线圈坏、动力缸喷射阀坏等压缩机故障,保障了注气工作顺利进行。

“冲”在前“望”远大舞台

准“90后”的性格难免些许个性和张扬,女同志要管理好一个集体更不容易。在牟8井中心站的班员眼里,廖辛潞却是一个“无性别差”的女汉子。自储气库注气以来,中心站的工作模式从常规采、集气到牟8井区、老1井区注气工作模式逐步转型,班组人员结构也发生较大调整,中心站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2021年1月至5月,她自愿放弃每轮班30天的休假时间驻守站内,和大家学习储气库业务和压缩机管理知识,对工作操作规范开展全面评价,对员工的操作技能进行现场培训,并提出专人专职管理制度,带领青、老员工坚持设备保养到位、检查到位,异常情况处置到位,逐步理顺形成一套适用于储气库维护管理的工作标准和操作规范。

“哪里做得不到位,她自己会很自责,感觉到她在为我们这个集体争取荣誉。”如果说备战技能竞赛的廖辛潞是一个人在战斗,那么带领一个班组则让她学会了团结的力量。廖辛潞组织每周开展自主培训考试,白天干活,晚上学习,中心站变成了一个要上“晚自习”的井站,“比学赶超”的氛围在她的带领下日渐浓厚。

就在今年,在廖辛潞的引领下,一位男师傅从沉迷游戏的“玩家”彻底转变为积极肯干的采气能手,在气矿技能竞赛中取得名次。“感谢单位赋予我们这么好的舞台,才有储气库参与者的发光亮彩。”廖辛潞把自己的荣誉归功于企业的发展。她还多次走访周边群众乡镇,向地方政府和村民老乡耐心介绍储气库建设原理目的,让天然气储气库建设赋能经济、造福民生的理念深入人心。

2021年,四川省首座储气库累计注气量突破5000万立方米,实现了第一个“小目标”。按规划,储气库库容将达到60亿立方米,要达到目标,任重而道远。

廖辛潞常说,“我热爱我的岗位,热爱石油事业,更热爱每天和我一起战斗的每一位同事。”

因为热爱,所以不负热爱。也许,这就是廖辛潞的成长秘笈。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