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南气矿多点发力持续提升科研软实力

2022-03-15 16:20:23来源:四川在线编辑:阮长安

四川在线泸州消息(叶琪 黄斌)近期,蜀南气矿坚持生产经营与科研开发一体化推进,以科研攻关互融、科研业务互融、科研学习互融的“三个互融”为抓手,通过形成高效运行机制,促进“外引内联”,发挥“桥梁”作用,加大关键技术科研攻关力度,强化重点工程科研管理,促进科研项目出成果、上水平,进一步提升科研软实力,为西南油气田公司“上产500亿、奋斗800亿”提供更多的科技保障和支撑。

蜀南气矿作为承担国内首个由缝洞型储层改建的地下储气库建设任务的重点单位,克服行业内尚无相关建库经验可借鉴等客观问题,主动成立专职项目组,集结地质与气藏工程、井工程、地面工程与经济评价等多专业管理、技术骨干,与多家研究单位深度合作,采用集中办公、现场办公等多种方式开展联合技术攻关,推行“1+1+1+4”业务组织架构,充分发挥科研优势,实现地质、井筒、地面等多专业技术耦合,逐步建立起“大统筹+小统筹”高效运行保障机制,高效合规推动储气库建设工作,确保各项保障要素落实到位,为全面建成国内首座缝洞型储气库群提供坚实的科研力量。

同时,蜀南气矿结合辖区开发现状,一方面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形式,充分利用外部资源,建立健全与外部科研力量的战略合作关系,依靠外协项目,紧密联系高校、院所等外协单位,不断引进高校、上级科研单位最新研究理论和尖端科研技术,让科研人员学习高水平科研技术、总结提炼同行典型科研经验,深入消化吸收,并将新技术、新思维运用到实际,弥补自身不足。另一方面,进一步强化机关、两所、作业区之间的协同合作联系,深入强化基础管理、创新管理模式、优化管理机制,打破单位、部门、区域壁垒,形成“一点联动、多点共振”的科研合力,以科研项目整体协调统一科研力量,让科研人员“动起来”,让科研技术“活起来”。

此外,蜀南气矿还根据各岗位、专业、学科的不同特点,加强横向到底、纵向到边的交流与学习,紧密结合科研项目进度,优先推荐科研技术骨干到高等院校、培训中心交流学习,再将学习知识分享传授给本单位科研人员,扩大辐射范围、增强业务学习能力。要求科研单位利用每周碰头会、每月生产会、支部活动等机会开展科研知识学习,选取各专业优秀骨干根据勘探开发重难点、科研项目实际节点以及科研人员在科研过程存疑问题,采取“一对多、一对一”的方式,开展互相授课、难点解答、专题交流,促进科研人员打破固有思维,互为“桥梁”,多学、多看、多理解,不断提升科研队伍整体实力。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