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消息(泸州频道 胡容)6月9日,泸州市举行2022年急需紧缺人才需求新闻发布会,会上,集中发布《泸州市2022年企事业单位急需紧缺人才岗位需求目录》(以下简称《目录》)、2022年泸州市公开招聘聘任制公务员、公开考核招聘“产业专员”等信息,诚邀广大英才参与泸州建设、共享发展成果。
拟引进人才4063人 年薪高达40万元
根据《目录》,今年泸州市200家企事业单位拟引进人才4063人。按单位类型划分,90家事业单位共引进445人,占比11%;25家国有企业拟引进354人,占比9%;85家民营企业拟引进3264人,占比80%。按学历层次划分:博士研究生86人,占比2%;硕士研究生328人,占比8%;本科及以下学历3649人,占比90%。
根据《目录》介绍,24家国有企业的62个岗位提供有10万元以上年薪,其中,高级软件工程师、律师、投资经理等岗位年薪达23万元以上,另外2家大型国有企业的财务战略资本运作等岗位年薪高达40万元。21家民营企业有40个岗位提供10万元以上年薪,占民营企业岗位总数的16%。
那么,泸州将做好哪些工作,确保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
泸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邹家燕表示,泸州将通过智慧泸州人社、泸州人事考试网等互联网、微信公众号、新媒体等平台全覆盖发布《目录》。根据《目录》公布的人才需求信息,鼓励企事业单位、泸州驻外人才工作站、猎头公司等多渠道招引人才。
“今年下半年,泸州将遴选部分优质岗位,分批次组团赴高校开展集中引才活动;泸州将全面落实相关政策措施,为符合条件的人才提供住房安居、医疗保健、就业创业、职称评审、档案存放等优质服务,营造良好人才发展生态环境,让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邹家燕说。
首次公开招聘聘任制公务员14名 年薪高达60万元
为进一步拓宽选人视野,优化公务员队伍结构,满足泸州市实施“一体两翼”特色发展战略对急需紧缺高素质专业人才的需求,今年泸州首次开展聘任制公务员招聘工作,采用公开招聘的方式进行,拟聘14人,报名截止时间为6月20日。
其中,泸州市级部门和园区拟聘4名,分别是泸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城乡建设总建筑师、泸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高级规划主管、泸州市交通运输局工程技术总监、自贸区川南临港片区管委会综合保税区高级主管;区县拟聘10名,其中,合江县5名,叙永县2名、古蔺县3名,分别是合江县经济商务科学技术局产业发展规划主管、合江县综合行政执法局污水治理主管、合江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高级规划主管、合江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田园城市策划建筑师、合江县应急管理局安全监管员、叙永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地灾防治工程专员、叙永县国有资产和金融工作局企业管理高级主管、古蔺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高级规划主管、古蔺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生态环境保护治理高级职员、古蔺县国有资产和金融工作局金融发展规划总监。
薪酬待遇方面,市级层面招聘职位年薪均为25至35万元;区县层面招聘职位平均年薪38万元,年薪最高的职位达60万元。
事业因人才而兴,人才因事业而聚。泸州高薪求才的背后,有着怎样深层次的考量?
据泸州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公务员局局长、市委人才办主任何敏莉介绍,通过公开招聘聘任制公务员,可以拓宽选人用人渠道,招引具有较强专业素养、较高专业能力水平的高层次人才,有利于提高机关专业领域的决策水平、管理水平和行政效率。
“这次选聘的14名聘任制公务员,主要涉及规划设计、金融发展、综合保税、地灾防治、环境治理、安全监管等党政机关急需紧缺专业,主要分布在重要职能部门的关键岗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何敏莉说。
泸州市招聘的聘任制公务员均使用行政编制,聘期3年(含6个月试用期)。符合条件的聘任制公务员,可享受最高25万元的安居补助,在个人就医、子女就学等方面享受相应优惠政策。并建立退出机制,首次聘任,试用期考核不合格,可以解除聘任合同;年度考核不称职或有两年为基本称职,报经市委组织部审定后解除聘任合同;聘期满,经双方商议不再续聘,可以解除聘任合同。
公开考核招聘54名“产业专员” 帮助企业纾困解难
为助力稳住经济大盘,保就业、保民生,泸州市启动了用事业编制公开考核招聘“产业专员”为企业服务工作。6月9日,招聘公告在泸州人事考试网上发布,共考核招聘54名应届硕士研究生以上人员。其中,市本级20名(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下属的市企业服务中心12名、市商务和会展局下属的市博览事务发展中心8名);各区县34名(江阳区2名、龙马潭区4名、纳溪区2名、泸县6名、叙永县10名、古蔺县10名)。
为什么要招聘“产业专员”?
据何敏莉介绍,“产业专员”是服务稳住经济大盘,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深化产才融合的一项探索性举措。“产业专员”人事关系在事业单位,保留事业单位在编人员身份,下沉到“七大产业链”重点企业开展服务工作。
“产业专员”首次聘期为3年,在聘期内,可申请解聘到企业工作。管理期结束后,由事业人员自行选择回到事业单位还是留在企业工作,选择回事业单位的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进行统筹安排工作岗位;选择到企业的,提出解聘申请,办理解聘手续。“产业专员”享受“酒城人才聚集行动”相关政策,符合条件的,最高可以享受25万元安居补助,以及相应的生活补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