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消息(黄猛 泸州频道 蔡惠兰)“纳溪区实施静态管控后,市场内货物很齐全,粮油等物资较之前在价位上也没有大幅改变。”正在纳溪区农贸市场买菜和米的市民张伟说。
本轮疫情发生以来,泸州市场监管局迅速安排部署市场监管领域疫情防控重点工作,泸州市局各科室、直属单位、各区县局积极响应,抓好农贸市场防控、进口冷链食品监管、严控聚集性活动等重点工作,从严从紧筑牢市场监管领域防控屏障,确保静态管理下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强化市场防控,守好群众“菜篮子”
“我们采取实施网格化管理,分片包干,执法人员下沉农贸市场一线开展常态化执法。”食品经营科相关负责人说。
在龙马潭区小市中码头便民交易点。交易点门口分设进出口通道,“请戴好口罩,扫码、测温,出示核酸检测结果,有序进入市场,谢谢!”便民交易点入口的喇叭里叮嘱着防疫提醒,市民根据工作人员的指引有序进出市场。市场内,果蔬区、鲜肉区、水产区、干货区分门别类,整齐排列,摊位上各式各样的水果码得整整齐齐,泡沫箱里新鲜多样的蔬菜也排成了纵队,摊主们正在整理今日新鲜到市的瓜果蔬菜、禽蛋鱼肉,市场经营井然有序。
“我们这里的菜(水果)是最便宜的,甚至比批发市场还便宜”、“不敢卖高价,也绝不会乱喊价”、“现在特殊时期,大家都能相互理解,我们都是做长期生意的,不会恶意涨价”。水果商贩说。
为筑牢农贸市场“防疫”工作措施落实落细,市场监管人员协助查验进场人员戴口罩、测温、一扫三查(扫场所码、查健康码、查行程码、查核酸证明)等防疫要求落实情况,督促市场主体落实落细防控措施;检查市场经营者个人防护、限流限距措施、环境消毒、冷链食品销售、野生动物交易等防控措施执行情况,及时约谈提醒防疫责任落实不到位的市场主体;对群众关注度高的米面粮油蛋奶菜等生活必需品开展价格监测和价格检查,及时发布价格违法行为提醒告诫书,严打散布涨价信息、哄抬价格、囤积居奇等违法行为。
强化冷链监管,阻断传播链条
加强进口冷链食品监管,抓实集中监管仓优化运行管理、落实进口冷链从业人员每周一次核酸检测要求(本土疫情期间);督促冷链经营者落实主体责任,落实进口冷链食品“三专管理”,和市场销售“四个不得”的防控要求;加强联合监管执法,严打走私、偷运、销售无检验检疫证明、消毒证明、核酸检测报告、追溯信息等进口冷链食品违法违规行为,持续净化冷链市场环境。
同时,泸州市进口冷链食品集中监管仓在静态管理期间暂停接受进口冷链食品预约申报,限制进口冷链食品在市场流通,坚决阻断病毒传播链条。
落实静态管理严要求,管住聚集性活动
严格落实市指挥部静态管理要求,强化社会面防控,静态管理期间除保供运行行业外,其他市场主体一律关停。实施静态管理的区县,迅速采取关停棋牌室(麻将馆)等人员聚集场所等防控措施。9月7日,泸县公安机关对静态管控期间在茶馆聚众打牌的9名人员采取了拘留和罚款的行政处罚。督促餐饮单位静态管控期间不得承办宴席和堂食。9月9日,古蔺县市场监管部门对罔顾防控规定擅自承办宴席的4家餐饮单位予以劝阻,及时疏散聚餐人群,并责令4家单位立即停业整顿。
截至目前,泸州全市市场监管系统累计出动执法人员2000余人次,检查农贸市场食品经营户1200余户次、棋牌室(麻将馆)1000余户次,张贴发放提醒告诫书等宣传资料9000余份,约谈市场经营主体60余家,督促关停非保供运行的市场经营主体500余家,立案查办价格违法类案件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