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泸州消息(次仁桑珠)自8月31日实施临时性静态管理的通告发布以来,为保障水上疫情防控和安全形势稳定,确保管段内长江水道通畅,设置重要民生物资绿色通道,切断水陆疫情传播风险源,泸州港区海事处胡杰、苏青、祝健书等3名执法人员主动向组织请缨,不分昼夜连日坚守在一线岗位,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海事人的责任担当和初心。
凌晨,天未亮,泸州港区海事处值班室的灯光便照亮了趸船周围的水域,他们一人通过AIS、CCTV系统对全管段船舶进行查看点名,通过甚高频对每艘过往船舶进行疫控宣传和安全提示;一人通过电话了解在港靠(锚)泊船舶动态和值守情况,对水路疫控防范作出明确要求,并对相应船舶船员的防疫措施询问进行细致解答和全面宣传;一人对上日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汇总整理并在台账中进行更新,同时将最新气象水文信息和疫控要求发送到各航运、港口企业、管控对象工作群。随后,3人召开晨会对当天最新的疫情防控通告和上级精神等进行传达学习,对上日收集的辖区情况进行分析研判,确定当日分工,分为内勤组和外勤组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因为疫情影响,针对靠(锚)泊船舶船员的生活物资等供给方式存在困难问题,胡杰作出了主动为民服务解难题,为物资保障困难船舶、船员代购生活物资并免费运送到船的决定。因此,胡杰带领外勤组的同志们变身采购员,按照收集到的船方需求,在做好个人防护后,在满足物资购买的管控要求下,前往超市、药店等采购船员必需的生活物资和急需药品并配送。胡杰说:“为了方便船员,我们都是按船所需列出购买清单,进行逐一采买结算,并打印了正规的发票。带着采买好的物资,我们在现场一线艇巡时,就能及时将物资送到船员的手上。大队管控水域线长点多,涉及多个疫控行政区划,船舶船员积极配合疫控工作,我为船员们做点力所能及的事也是应该的。”
管段内乌棒碛锚地和长江二桥(建设中)水域停泊船舶较多,且涉及两个行政区域,船员疫情防控核酸检测成为了困难。经过苏青同志积极汇报协调,当天属地政府在泰安玉龙码头,中粮集团润华码头,长江二桥施工现场项目部专门开设了3个船员核酸检测点为船员进行核酸检测。现乌棒碛锚地和长江二桥施工水域内21艘船舶、200余名船员的核酸检测已完成,确保辖区水上核酸检测全覆盖,进一步铸牢了水上疫情防控线。当前,重要生活物资船舶进港是社会物资保障的重要途径之一。为确保民生物资船舶畅通,安全,便捷,高效进港靠泊,卸载作业,苏青同志积极对接港航主管部门,协调码头管理调度,锚泊地点保障,航运企业责任等事宜,按要求开通了重要生活物资船舶绿色通道。
当前,“汛期反枯”、疫情、雾情等叠加,内勤组的祝健书通过与属地政府、水文、气象、航道等部门沟通联系,及时收集辖区疫情防控最新要求以及水位水情气象信息,并通过甚高频、微信群等多种渠道通报辖区航运企业、水工责任单位和船舶。同时,定时通过远程监管系统强化监管,在远程巡航中持续做好当前水上安全监管和防污染最新要求的宣贯。
为持续做好水岸疫情防控联防联动和确保辖区水上安全和防污染形势稳定,内勤组持续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多元化执法,采取电子巡航模式进行安全监管,减少人员接触。同时,外勤组的胡杰、苏青在现场巡航中,对辖区重点码头、水工作业船舶、锚地锚泊船舶、渡口等通过现场点名,核查等形式,了解其疫情防控落实情况,并重申船方非必要不上岸、渡船管理人不得私自渡运等要求。通过现场开展防“超吃水”核查、非直接接触开展证书检查等,了解船方落实水上安全监管和防污染要求。
自8月31日以来,泸州港区海事处辖区共有进出港船舶204艘,协助开展船员和涉水施工人员核酸检测4815人次,为23艘重要民生物资船舶开通绿色通道,向14艘锚泊船舶配送生活物资和药品,保障船员生活物资116余人,远程核查船舶635艘次,排查渡船19艘次,VHF提醒447艘次船舶,并进行危险品船舶排查33艘次,防疫宣传58次。累计出动检查组33组共113人次,向船员和涉水人员宣传面达1200余人次,做到管段码头、船厂和涉水施工单位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