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消息(泸州频道 周梦颖)年回收干渣7.5万吨,可以烧制1.2亿块红砖,把危废物变废为宝。10月27日下午,泸县神仙桥化工园区内的油基钻屑及含油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项目施工现场,百余名施工人员正在同步作业。
“我们采取立体作业的方式,现场每天有百余名施工人员同步施工,目前正一方面全力以赴抓好主体工程建设和主体设备安装,另一方面着手申请办理临时危废物经营许可证。预计今年11月底可完工并达到试运行生产状态。”泸县油基钻屑及含油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项目负责人管凤伟介绍,按正常进度,该项目至少需要8-10个月的时间完成施工,为尽快投产投用,一方面我们将施工人数提高2-3倍,土建、设备安装、钢结构等同步施工,并在积极对接上下游企业,为项目投用后做准备。
“项目投产后,预计可实现年销售营业收入1.5亿元,年上缴税收1000万元,创造就业岗位80余个。”管凤伟说。
2022年8月,该项目开工以来,已完成综合楼、研发中心、消防泵房及柴油发电机房、连续式热脱附处理间、中心控制室、净化间、泥浆间等建筑基础施工,钢结构厂房主框架结构和生产车间厂房主设备已完成并具备现场实施安装。
据介绍,泸县油基钻屑及含油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项目是由四川安瑞环境治理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泸州首家危废资源化利用项目,占地面积100亩,总投资2.7亿元,处理规模为10万吨/年,年处理油基钻屑及含油废弃物10万吨,项目年回收柴油(白油)约1.5万吨,回用于气田配制油基钻井泥浆或回用做燃料油,项目年回收资源化干渣约7.5万吨,回用于资源化利用砖厂作为烧结砖原料,可烧制红砖1.2亿块,实现油基钻屑及含油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简单来说,该项目就是通过对油基钻屑的资源化利用,从水、固、油、气多维度实现绿色环保,实现资源化利用,变废为宝。”管凤伟说,项目采用了自主研发的熔盐式热脱附技术,是目前国内外较为先进的油基钻屑及含油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处理后的干渣可以达到国家《农用污泥污染物控制标准》,即含油率小于等于百分之三。
泸县经开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本项目的建设,一方面可以解决泸县及周边地区油基钻屑和含油废弃物等危废的环保处理问题,降低油基钻屑和含油废弃物等危废的污染风险,另一方面还可以解决油基钻屑和含油废弃物等危废的环保处理问题,同时带动一部分群众就业。
“后期我们将继续加大投资并拟建博士后工作站和研发中心。”管凤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