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诚铸魂 铁纪担当丨你用的麻膏敷料可能是假的 泸州警方侦破涉案1.2亿元的假药制售案

2022-10-31 17:12:34来源:四川在线编辑:魏杰

四川在线消息(舒亚楠 泸州频道 郭慧琳)10月31日,泸州市公安局曝光了一起特大制售假药案,该案集生产、储存、销售、运输为一体,横跨全国20余个省市,查获假药成品4万余罐(支),未包装成品118.6千克,制假原料药214千克,扣押资金260余万元,涉案金额1.2亿元。

线索

药品全英文包装令人生疑经检验药品内含利多卡因等麻药成分

事情要从今年3月28日说起,泸州市公安局通过前期摸排侦查,发现一利用互联网销售美容麻膏物品线索。

泸州市公安局食品药品环境犯罪侦查支队副支队长龙波介绍:拿到药品时,其包装是全英文,没有任何中文标识。为了证明该药物是否保真,找了专业机构对药品包装的内容进行翻译,对药品成分进行了分析。经过检验发现,该药品里含有利多卡因等麻药成分,麻醉药品属于国家管制药品,且属于处方药,普通人不可能大量获得麻醉药品。

随后市局食药环侦支队通过多方力量查找该药品的来源,但在国内外并没有这品牌药品上市销售,因此初步怀疑该药品是自产自销。再经泸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鉴定,该药品属于以非药品冒充药品违规销售,判定这是一起涉嫌利用互联网大量制售假药的犯罪团伙。

案件办理时,泸州市公安局食药环侦支队发现,本地药品大部分来源于成都。根据这一线索,泸州警方便开始顺藤摸瓜,查找药品来源,发现该药品不仅在泸州和成都销售,该药品销售链条覆盖全国多个省市。经过一番侦查,泸州警方只查到了代理商,始终无法明确总生产厂家在哪。

突破

二级代理商突破办案瓶颈锁定生产窝点

龙波介绍,案件侦办顺利,广州、佛山的二级代理商被抓获时案件有了重大突破口。根据二级代理商的供述,泸州警方将源头目标锁定在广东省汕头市某黑作坊上,怀疑是该药品的生产窝点。因案情复杂、涉案面广,泸州市公安局迅速成立了专案组,由40余名精干警力组成,多次辗转广东多地开展调查、取证工作,理清制售假药犯罪集团架构。

在当地警方的配合下,两地警方经过近5个月的连续奋战,找到了制造该药品黑作坊的窝点。经调查发现,该黑作坊从他人手中购进麻药原料后,采取聘请工人、购买机器设备、人工灌装等方式混合制成膏状假麻膏药品、非法贴标,并利用境内外多种网络软件接单,通过快递物流渠道分散包装后再“化整为零”销售至全国各地。侦查发现:自2019年10月起,该犯罪集团以犯罪嫌疑人林某某为首,就在广东省汕头市某街道伙同他人,利用偏僻居民楼房进行假麻膏制售。该犯罪团伙属于“家族企业”,犯罪嫌疑人林某亮负责假麻膏配方调制、配药等工作,犯罪嫌疑人林某宙负责整个制假窝点管理工作,犯罪嫌疑人林某新负责包材、包装、运输等工作。形成了一条完整的集生产、储存、销售、运输为一体制售假药网络。

收网

多次转移窝点逃避追查一天能生产几千上万只美容麻膏药品

“近几年,医美行业崛起,美容麻膏物品需求增大。麻膏物品生产简单、投入少、价格便宜,购买一支麻膏仅需约3元,卖出的价格翻番,该作坊一天能生产几千上万支。因此该窝点生产的美容麻膏物品不仅销量大,利润空间也大。”龙波介绍说。

随着生产规模不断扩大,该犯罪集团将原生产假麻膏作坊变更为囤货库房,并再次转移窝点,搬至汕头市某区一偏辟厂房内。该厂房约100平方米,出租人庄某某除收取厂房租金外,利用其烫印门市作为掩护,为林某某等人所生产制造的假麻膏进行烫印包装并从中获利。

在犯罪嫌疑人林某某精心经营下,该犯罪集团已发展有多条全国销售链条,假麻膏制品分别销往全国20多个省、200余个地市州。其中,犯罪嫌疑人林某新除负责销售假麻膏外,还在广东省揭阳市某区租赁房屋生产、加工、制作灌装假麻膏。

龙波表示,该犯罪集团销售渠道多、隐蔽性强,主要通过社交群发布假麻膏信息,在某网站注册网店招揽生意,接单后再生产,并分散储存,按需派人前往各仓库点取货后,再通过多家物流公司运至全国各地。同时,为逃避打击,该犯罪集团成员均使用境外软件聊天、确定订单型号、数量及交易时间、注意事项,在客户微信语音下单后,采取“白天各自家中开单、晚上集中批量生产假麻膏”的模式进行运营。针对需求量大的客源,该犯罪集团则将其发展为代理商。

龙波说:“该犯罪集团制售的假麻膏数量品种多、涉案资金巨大、销售区域面广。按照抓捕方案进行集中收网时,抓获犯罪嫌疑人15人,捣毁黑窝点3处、生产流水线1条,查获假药成品4万余罐(支),未包装成品118.6千克,制假原料药214千克,查扣制假设备10套、各类制假包材1万余套,扣押资金260余万元,涉案金额1.2亿元。”

该案件的侦破,有效保障人民群众的食品药品安全和用药安全,有力维护了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泸州市公安局供图)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