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四季度 大干一百天∣双退税“千万红包”落地 泸州外贸企业开足马力抢产

2022-11-17 17:23:28来源:四川在线编辑:魏杰

四川在线泸州消息(王樱栀 邓伊博)今年1—10月,泸州港完成外贸集装箱吞吐量4.96万标箱,同比增长15.34%,外贸进出口展示出较强的韧性与活力。泸州港内,不少外贸企业海外订单络绎不绝,马力全开赶着临近年末再做一波冲刺。

走进占地346亩的合盛硅业年产20吨有机硅体项目厂区,远处高耸的精馏塔下,不少工人正在检查设备;项目中控室内,几十名员工坐在电脑前,眼光在墙面上挂着的监控视频和电脑屏幕间不停地转换……厂区正铆足劲赶制的是一批发往巴基斯坦的订单。

“我们现在正全力冲刺四季度,准备把因为疫情和限电耽误的产能抢回来,争取完成全年产能目标。”机器轰鸣声下,公司生产负责人刘成彬不由提高嗓门说话。

谈到抢产赶单,不禁让人想起公司此前陷入的困境。7月以来,高温、限电、疫情等多重因素影响下合盛硅业原材料硅矿石和运费上涨,产出的107温硫化硅橡胶等产品市场价格却远低预期,公司三季度产能下降了16%,营业总收入下滑了36%。

在公司艰难运转的关键期,一笔2600余万元的留抵退税款和6次合计370余万元的出口退税给公司带来了转机。“快速到账的千万退税资金,让我们有底气抓住新的接单机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把握主动权。”刘成彬感叹,退税的“千万红包”不但成功帮助公司走出了限产乃至停产的阴影,更是给足了公司发展的信心。

好机遇源于好政策,同样享受到“双退税”叠加红利的还有四川中蓝国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作为西南地区唯一一家聚碳酸酯制造商,中蓝国塑原有得天独厚的市场优势,却也因为疫情限电等因素而陷入生产停滞、违约赔偿等困境。

“今年公司的有效生产甚至仅有60多天。”谈及此前受多重因素影响导致原料与产成品价格出现的“倒挂”现象,公司财务负责人李杰光叹了口气:“差一点我们连生产线都关闭了。”

让企业重焕生机是留抵、出口“双退税”政策叠加红利,仅2022年,中蓝国塑公司便享受了留抵退税、出口退税合计7700余万元。

随着外贸企业压力剧增,泸州税务部门紧盯辖区外贸企业生产、物流、销售环节难题,充分发挥税收大数据“显微镜”作用,开展智能分析,量身定制服务方案。针对符合出口退税和留抵退税政策的“双退税”企业,通过线上“点对点”推送,线下“一对一”辅导,以“早退、快退、退稳、退准”为核心,搭建退税“直通车”“无纸化”模式,确保税惠叠加红包快速“落袋”,以税惠助力全市“百户外贸企业培育”工程。(泸州市税务局供图)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