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泸州消息(黄斌 罗铁)近年来,西南油气田蜀南气矿坚持以聚焦攻坚克难,做一线难题攻关的“主力军”;聚焦技艺传承,强化高技能人才“传帮带”;聚焦动态考核,激活技能人才资源“蓄水池”的“三聚焦”工作模式为着力点和落脚点,抓实人才强企工程,深入推进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为气矿实现“决胜50亿”的年度工作目标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
蜀南气矿依托天然气压缩机专家工作室平台,以一线创新团队为纽带,让技能人才参与一线技术支持服务、巡诊交流、重点工程项目等工作,针对生产、施工两个现场实际问题开展技术攻关。近年来,先后承担西南油气田公司创新基金项目5项,领衔解决集团级一线生产难题5项、公司级17项,气矿级一线生产难题46项,获得QC成果、优秀合理化建议及创新成果等奖项18项;总结形成各类专利8项,各类期刊发表论文专著13篇,由气矿员工发明的“浮油自动回收装置”在西南油气田公司首届一线创新成果现场推介会上斩获创新成果一等奖,并为蜀南气矿创效60余万元。
其间,蜀南气矿采取“导师带徒”的方式,签订“师徒协议”,制定资深技师及以上高技能人才在单位之间交叉授课制度,明确培训目标、时间和方式,在授课与交流中发挥“传帮带”的作用,使其绝招绝技得以继承和发扬。组织高技能人才“分层分级分指标”签订年度工作任务书,明确培训授课、技艺传承以及“师带徒”等方面确定全年工作任务目标,近年来气矿组织技能人才签订师徒132份,培训超300课时,录制标准化课件28个。同时,鼓励高级技能人才在各类竞赛、技能鉴定、人才选拔中担任考评员、教练员,带领气矿年轻技能人员在西南油气田公司第八届采气工、压缩机操作工职业技能竞赛和技师大赛获一金、三银、七铜的好成绩,并在竞赛中获得两项团体二等奖。
此外,蜀南气矿坚持对高技能人才管理实行评聘分开和“一年一聘任一考核”动态调整机制,有效避免了高技能人才聘任后产生“躺平”心理,推动了高技能人才由“拿证书要待遇”向“凭业绩挣津贴”转变,在考核中“动真格”,确保高技能人才“一池活水”。目前气矿取得主管技师、主任技师资格的人员为113人,2022年在聘人员93人,聘任比例为82.3%。年度考核特别优秀9人,优秀和较好43人,合格39人,不达标2人,对不称职人员予以解聘并取消技能津贴,实现了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建立优胜劣汰的阳光“赛马”竞争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