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渝四地跨区合作 联合开展知识产权协同保护示范区建设

2023-04-21 17:16:30来源:四川在线编辑:魏杰

四川在线消息(泸州频道 蔡惠兰)2022年,泸州、永川、江津、荣昌四地深度融入川渝协同发展大局,签订了市场监管合作协议,通过建立知识产权重点保护名录,推行川渝知识产权“一网通办”,优化跨区域行政审批流程,建立起“审批联办、在线互审、信息共享、证照互认”等工作机制,四地深化合作以来,取得了哪些成效?

“目前,川渝四地的企业或个人,可以通过泸州商标受理窗口、商标质押融资受理窗口,‘一站式’办理商标注册申请。同时,永川、江津、荣昌设立知识产权服务网点,公布商标注册申请的要件、办事流程。”泸州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泸州商标受理窗口已为重庆地区的企业或个人办理商标申请200余件,并实现“零差评、零投诉”。

跨区协作共建区域保护高地

据介绍,2020年以来,泸州、永川、江津、荣昌四地加强合作,先后签定市场监管合作协议,共建区域保护高地。将泸州老窖、郎酒、荣昌安陶、江津花椒、云岭茶业等纳入重点保护名录。

2022年,泸州与荣昌区协作,开展了川渝首件跨区域专利侵权纠纷调解案件,该案采用全程网办、合并审理、全链条审查的方式,提高了办案效率,缩短了维权周期,被国家知识产权局列为2022年专利侵权纠纷典型案例。

截至目前,泸州查处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31件,查处侵犯特殊标志案件4件,地理标志案件31件。与重庆荣昌区联合查办的专利侵权纠纷案件入选2022年全国专利侵权纠纷典型案例;永川查处侵犯驰名商标5件,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1件,川渝联合查处专利侵权纠纷案件1件;江津查处侵犯奥林匹克标志18件,专利侵权等下裁决案件3件;荣昌查处侵犯奥林匹克标志26件。

“引资补链”下好资源合作共享的“一盘棋”

泸州、永川、江津、荣昌四地市场监管部门积极介入泸永江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参与泸永江“川渝工匠城”“先进材料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围绕汽摩及零部件、智能制造、电子信息等重点产业和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等重点领域,加快“引资补链”,开发和挖掘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提高区域知识产权影响力和话语权。

同时,借助全球地理标志产品博览会平台优势,大力宣传推介地方特色品牌,共同画好产业协同发展的“一张图”,下好资源合作共享的“一盘棋”。

2022年,泸州、永川、江津、荣昌四地大力推进知识产权转移转化,泸州知识产权质押融资890件,融资金额30.2亿元实施专利交易22项,交易额达220余万元;新增专利实施568项,新增产值48.98亿元,新增利税9.96亿元;永川知识产权融资金额1.538亿元,连续两年融资金额在重庆市名列前茅,入选重庆市2022年度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典型案例,实现专利转移转化共计310件,其中转出133件,转入149件,区内转移28件;江津知识产权质押融资1.7亿元,同比增长572%,融资金额位于重庆市第二位,实现专利转移转化共计412件(其中转出210件,转入111件,区内转移91件);荣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1107.6万元,同比增长453.8%。实现专利转移转化共计43件,其中转出16件,转入27件。

产权赋能创新能力稳步增强

2022年,泸州、永川、江津、荣昌四地知识产权创新能力稳步增强,其中商标、专利、地理标志等增长迅猛,创新创造能力稳步加强,区域特色产品品牌效应突显。

新增注册商标增长迅猛,增长率均超10%。泸州知识产权质押融资890件,融资金额30.2亿元。实施专利交易22项,交易额达220余万元;新增专利实施568项,新增产值48.98亿元,新增利税9.96亿元;永川知识产权融资金额1.538亿元,连续两年融资金额在重庆市名列前茅,入选重庆市2022年度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典型案例,实现专利转移转化共计310件,其中转出133件,转入149件,区内转移28件;江津知识产权质押融资1.7亿元,同比增长572%,融资金额位于重庆市第二位。实现专利转移转化共计412件(其中转出210件,转入111件,区内转移91件);荣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1107.6万元,同比增长453.8%,实现专利转移转化共计43件,其中转出16件,转入27件。

不断创新构建“互联网+金融”、质押融资等服务模式

泸州、永川、江津、荣昌四地结合实际,不断创新工作方式和服务模式,各有所长、各具特色。

泸州市以建设四川省知识产权运营中心泸州中心为契机,一体建设运营中心与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搭建转化运营平台。在全省率先成立科技支行,出台配套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政策,创新知识产权“互联网+金融”服务模式。

永川区建立“政策带动、银企互动、平台推动”质押融资服务模式,定期召开知识价值信用贷款联席会,健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管控制度,常态化开展“入园惠企”。积极引导银行业创新知识产权投融资产品,探索"银行+专利权+商标权+N"的混合质押融资模式,构建知识产权金融服务体系。

江津区实施专利转化专项计划,开展了“发明专利专项服务月”活动,促成38项发明专利在我区转移转化。大力推动知识产权金融、科创金融工作,深化政、银、保、企合作,有效解决了一批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扎实开展项目培育申报,新获市级支持风险预警项目1个、专利导航项目2个、高价值专利培育计划项目1个。

荣昌区出台《支持科技创新若干财政金融政策》,搭建政银企合作平台,“点对点”征集企业融资需求,指导4家企业实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

泸州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结合泸州、永川、江津、荣昌四地知识产权发展优势力量,签署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战略合作协议,围绕知识产权宣传培训、执法保护、转移转化、人才培养等方面深度合作,进一步深化川渝合作,开展知识产权协同保护示范区建设。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