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观察 周梦颖
12月18日,泸州市工会第八次代表大会开幕。五年一次的工代会如约召开,不止是对过去五年全市各级工会加强思想引领,强化建功立业,做优维权服务,深化改革创新等工作的回顾,也饱含未来五年,泸州工会将努力在城市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中展现泸州工会新的作为,在推动泸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回首过去五年,市总工会深入实施“提质扩面百舸千帆”行动,全市新增产业工人10万人;劳模工匠宣讲团走遍企业院校,把党的创新理论传递到职工群众身边;为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倾力担当,掀起一波波劳动和技能竞赛热潮……
强化思想引领 ,构筑职工精神家园
近日,一场主题宣讲会在市烟草公司工会举行。市总工会党组成员、惠民帮扶中心副主任牟晓婷,宣讲团讲师胡利泉及泸州烟草70余名职工参会。
近年来,泸州市总工会持续开展劳模宣讲活动,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激发广大干部职工进一步树牢凝心铸魂跟党走、团结奋进新征程的决心,为泸州高质量发展凝聚力量。近五年时间,类似的思想教育活动,已举办200余场,线上线下覆盖职工120万余人次。
“我们牢牢把握工人运动时代主题,落细落实新时代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四个坚持’的举措,不断巩固广大职工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泸州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说,为了让思想教育活动不单一,以搭建“泸工大讲堂”平台为契机,成立劳模工匠宣讲团,深入基层开展主题宣讲,同时进行学习分享、交流访谈等多种形式的思想教育活动。
同时,为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泸州市打造劳模工匠广场和“泸州工人有力量”工运史展馆,编辑出版《酒城劳模风采录》,寻找、命名、宣传“酒城工匠”。
在增强职工队伍凝聚力、向心力基础之上,如何用“接地气”的方式,满足职工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泸州市总工会坚持用先进文化培育职工,推出“一堂一班三团”酒城职工文化特色品牌,新建市级以上职工书屋、文化驿站、教育基地等职工文化阵地近90个,创新职工志愿服务项目近30个,举办各级各类文艺演出、读书分享、体育比赛等群众性文体活动,辐射职工100万余人,着力打造健康文明、昂扬向上、全员参与的职工文化。
用情服务职工,促进和谐劳动关系
12月初,在泸州市总工会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服务中心工会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开展了关爱快递员暖冬行动。80名来自各公司的快递行业从业人员齐聚泸州市总工会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服务中心工会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
活动中,工作人员为每一位快递员送上了暖冬行动关爱物品,并发放宣传手册。
“站点不止是快递员们缓解疲劳、补充能量的‘避风港湾’,也让大家感受到了温暖。现目前骑手们越来越受关注,得到的帮助和支持越来越多,让我们切实感受到来自社会的尊重和关爱。”泸州市纳溪区快递行业工会联合会主席罗江超说。
据介绍,泸州市范围内只要挂上了“户外劳动者服务站”招牌的地方,都可以为他们提供相应的服务。现目前泸州已有401个户外劳动者服务站。
为推动形成具有泸州特色的工会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运营长效模式,市总工会制定了《工会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管理运维服务宣传项目申报实施方案》。
“这一举措,将鼓励各级工会积极创建全国、省级示范站点,提高站点的功能性、舒适性与服务性。采取项目化申报的方式,也将促进各级工会充分发挥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的功能,让站点用起来、活起来,创新思路、盘活资源。”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说。
除了聚焦工会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在主动服务职工方面,泸州市总工会在每年的重要节点都“靠前”行动,如做优做强“四季送”,围绕职工需求建设“温馨港湾”;针对不少劳动者有婚恋和育儿方面的需求,工会组织牵手派对、暑期托育班、亲子课堂等活动,当好职工“娘家人”,增强职工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此外,泸州市各级工会创新维权机制,加大法律援助力度,目前已构建全市各级工会法律援助网络体系,县级以上地方工会均建立职工法律援助机构,将服务触角延伸至基层。
“职工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泸州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五年来,泸州市总工会聚焦建好组织家园、阵地家园、网上家园,旨在打造温馨“泸工家园”,不断增强职工凝聚力,提升职工幸福感,推动泸州工会工作再上新台阶,助力泸州经济高质量发展。
激发职工活力,担当城市发展“主力军”
前段时间,泸州市第十八届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幼儿保育技能比赛举行。这次比赛是泸州市今年技能比赛的一个创新项目。
据介绍,此次比赛旨在提高幼儿园保育员动手操作能力和岗位技能,从而推进全市幼儿保育工作整体水平。
将竞赛作为突破口和着力点,把行业产业发展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有机结合起来提升职工技能,是泸州市总工会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其中一项重要举措。
为了推动产改工作更好服务新时代区域中心城市建设,泸州市审议通过了《泸州市劳动和技能竞赛规划(2023-2025年)》。规划中明确,在激发职工创新创造活力方面,广泛开展“五小”活动,同时分层分级开展技能人才晋级培训,每年技能人才晋级培训2000人以上,实现技术工人、高技能人才规模明显扩大。
现目前,泸州市有产业工人超过100万人、技能人才超过30万人,是四川乃至西部地区技能人才重要供给基地。
据统计,全市各级工会坚持组织开展重点工程劳动竞赛、产业园区劳动竞赛、节能减排劳动竞赛、创新创效劳动竞赛,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参与面达90%,实现年度职工技术培训10万人、职工技术练兵10万人、职工技能比赛10万人。
技能人才是助力城市高质量发展的“脊梁”之一。
为了给广大职工群众提供学习交流的平台和机会,泸州市总工会通过积极探索职工职业技能网上培训、深入开展劳动技能竞赛、持续开展技术创新创造活动、充分发挥工会作用,以评选“酒城工匠”等方式,着力培育高素质技能人才,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在提升职工生活品质方面,泸州市总工会探索新模式,出台了《提升职工生活品质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创新推出“会聚良缘·酿造幸福”“工益培训”等服务项目,惠及职工15万人次。同时,进一步加强建设智慧工会,以“互联网+工会”建设,搭建涵盖18个特色应用模块的“网上职工之家”,让泸州市智慧工会建设工作走在全省工会系统前列。(泸州市总工会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