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观察 郭荞璐
日前,第四届“四川慈善奖”评选结果揭晓,省政府决定授予四川省慈善联合总会等35家单位、35名个人和“同一条河、同一个家”爱心帮扶活动等10个项目第四届“四川慈善奖”,国家税务总局泸州市税务局荣获“最具爱心慈善楷模”称号。
“四川慈善奖”是四川慈善领域政府最高奖。据了解,第四届“四川慈善奖”评选的是2021—2022年度,在全省扶贫济困、扶老救孤、恤病助残、优抚应急及促进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环保事业发展等慈善活动领域作出突出贡献、影响广泛的团体、个人和项目。
具体条件方面,“最具爱心慈善楷模”表彰长期以来在四川慈善领域作出突出贡献、具有重大社会影响的团体和个人。该奖项主要依据慈善行为持续性、事迹感召力、社会贡献度、群众公信力、受表彰等情况。
长期以来,泸州市税务局秉承践行“主业执善、榜样带动、人人献爱”的“善上”理念,在税收主业、疫情防控、抗震救灾、文明创建、乡村振兴、扶贫济困、慈善公益等领域接续传递爱心,不断践行社会责任。
执业与执善同行,是专业税务人的社会担当。近年来,泸州市税务系统各级部门聚焦助力特殊群体就业,精确落实残保金系列优惠政策,助力全市形成企业愿聘用、残疾人愿创业的良好氛围。仅2022年,助力全市共731家单位安置残疾人1696人次。同时,不折不扣落实落细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税收政策,在公益性捐赠支出上畅通税收政策“最后一公里”。2021-2022年度,全市共计839户企业享受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以税收主业切实为企业减担子、添底气,鼓励全市企业共创向善氛围。
榜样引领,崇德向善,是平凡税务人的大爱情怀。多年来,泸州税务持续培育慈善楷模,其中闪亮的慈善微光比比皆是。荣获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的“税务奶奶”张崇华,以自身微薄工资连续50余年资助贫困学子,而自己至今仍蜗居在80年代的老屋。获评“中国好人”的“桨板救援队”队长李再忠,多次在长江洪峰过境时一线抢险,带领救援队救出200余名被困群众。获评全国“五好家庭”的廖明秀家庭,将善良刻进家庭基因,夫妻俩自费给山区孩子们发奖学金,带孩子们看大山外的世界,并举全家之力无微不至照顾孤儿五年有余;获评“最美四川税务人”的“江阳妈妈”周波,先后资助17名贫困女童读书,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的第一时间组织购买十吨酒精,千里驰援武汉,被评为“四川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先进个人”。
点滴汇聚,涓流成河,是泸州税务人的传承奉献。泸州税务积极投身“春蕾计划”“未成年人保护基金”“慈善一日捐”等募捐活动,1支基金+3支志愿队伍的“1+3”公益体系逐步成型。“崇华爱心专项及基金”成立至今,共募集善款26万余元,为6所学校53名贫困学生提供资助,打造了“崇华爱心井”,助力护国镇沙田村产业发展,为500余户村民长期稳定供给安全饮水。“税酿·芳华”巾帼志愿服务队、“税酿·菁锋”青年志愿服务队、“税酿·嘉园”工会志愿服务队构建起志愿服务品牌矩阵,700余名税务志愿者在社会公益事业中接续传递爱心、发光发热,在泸州发挥向上向善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