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泸州消息(彭双)中流击水,勇进者胜。2024年泸州水运拼劲十足,破解瓶颈难题,在机制运行、政策要素、项目建设、营商环境等方面取得阶段性成效,彰显出有力的经济脉动。
泸州港。龙欣雨摄
4月3日,走进泸州港集装箱码头,一个个泊位忙碌运转,一条条航线四通八达,一箱箱货物不断“迁徙”,内畅外联,链接全球,彰显出四川第一大港发展潜力强劲。
“今年一季度,泸州港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AA万吨,同比增长AA%。其中,集装箱吞吐量为AA标箱,同比增长AA%;外贸箱量完成AA标箱,同比增长AA%。”泸州市航务管理局运输科科长陈艳书介绍道。
泸州港吞吐量节节攀升的背后,是港口建设的不断升级。在泸州港集装箱码头的上游,泸州港纳溪港区石龙岩作业区一区工程正快马加鞭地建设中。
站在这个基本成型的现代化综合枢纽码头,1号泊位门座机在长江边耸立。“1-3月石龙岩码头完成投资2175万元。目前,7.5万平方米的陆域场地基层基本完成,已完成总工程量的89%,预计在今年11月开港投运。”泸州市航务管理局水运建设科工作人员蔺政介绍道,石龙岩码头设计年货物通过能力155万吨,建成后将成为泸州通过能力最大、设施设备最先进的散货集疏运港口,与后方产业园联动发展,成为西部陆海新通道川南水公铁联运和四川南部及川渝滇黔结合部大宗物资进出的又一重要节点。
泸州全面推进大港口建设,除石龙岩码头外,2024年还将开工建设泸州港铁水联运物贸集散中心二期项目,增加年货物周转能力70万吨。市航务局积极指导泸州港集装箱码头实施技术改造具备散货作业功能,新增散货年作业能力100万吨。同时,依托现有条件,强化科技赋能,推动泸州港集装箱码头智慧化建设,引导一批散小码头实施技改提升。
泸州加快打造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推动港口辐射带动、产业聚集、经济支撑能力不断增强,进一步优化港口发展空间,促进港产城一体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