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知识”走进泸州开放大学 “讲活”防灾减灾知识,学生上手“操练”

2024-05-10 14:31:03来源:四川在线编辑:魏杰

四川在线消息(泸州频道 郭慧琳) “之前有没有了解过心肺复苏?”“有!”“我知道!我知道!”“在什么时候会用到?”“被水淹的时候!”……

5月9日,在全国防灾减灾日来临之际,“安全知识”走进了泸州开放大学,泸州市综合应急救援支队队员的提问声和学生们的抢答声从泸州开放大学实训楼内传出,此次活动主题为“积极推进防灾减灾事业,构建和谐平安校园”。泸州市综合应急救援支队队员在“讲活”理论的同时,还让学生上手“操练”。

泸州市综合应急救援支队副支队长曾明华将此次活动分为地震逃生应急知识、高楼火灾逃生应对措施、自救互救技能三个环节。

“发生地灾时一定要找到可以构成三角区的空间去躲避。”在地震逃生应急知识环节,曾明华不断强调“活命三角区”,“如果你来不及逃到室外,沙发、保险柜、柜子、支撑多空间小的卫生间等都可以是‘活命三角区’,物体越结实,形成三角形空间就越大。”曾明华说。

一根绳子在泸州市综合应急救援支队队员手中几经环绕,再将绳子拉开,一根绳子上出现了多个绳结。“云梯到达的高度是有限的,在高层火灾逃生中,利用‘绳结’出逃是有效方法之一,打绳结的方式较多,现在学习的多重单结绳结,可为逃生者提供多个脚蹬与手握,增加逃生者在下降过程中的安全系数,使逃生者能够更加安全的到达地面。”泸州市综合应急救援支队队员一边介绍一遍边演示,在邀请同学体验时,紧盯着学生手上的动作,让其快速“上手”。

看到有同学上台体验,台下的同学也跃跃欲试,每当要抽取体验名额时,学生们争先恐后地举手示意。在自救互救环节,“心肺复苏怎么做才正确”这一主题将此次活动氛围带动得更加热闹。

“普通成人按压深度至少为5厘米,心肺复苏的发力重点在掌根……”在泸州市综合应急救援支队队员对邀请上台体验的同学手把手指导。“之前知道有这个方法,但不了解具体该怎么操作。今天实践体验心肺复苏该怎么做后发现,动作看起来很简单,但都是有讲究的,这次活动和体验让我受益匪浅。”泸州市龙马潭区尹吉甫学校初二学生颜佳言说。(曹拯/图)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