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观察郭慧琳
“您现在的位置能看到车外有多少人?”
“从侧面车窗能看到8个人,从驾驶室位置看出去,能看到5个人。”
11月30日上午10点,一辆公交车停在中国(泸州)西南商贸城五区广场内,其四周地面上被划定出一小片区域,贴有“右侧立柱盲区二”“前后门间距盲区三”等字样。几名群众戴着眼罩,在交警的搀扶下乘上公交车,其中一名群众坐在驾驶室。待群众坐稳后,站在公交车外围的群众站在划定区域内,把该车辆“包围”起来。车内的群众随着交警的示意,开始细数其目之所及的区域内,能看到多少人。
在第十三个“全国交通安全日”来临之际,泸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举办了122“全国交通安全日”线下体验活动,此次活动主题为“文明交通携手共创”,活动现场设有“鬼探头、汽车盲区、二三轮车超员、骑行头盔”4个环节,让群众进行层层闯关。
“现场的观众来指出三轮车上存在什么问题?”
“超载。”“电动三轮车不能载人。”“没戴头盔。”……
在超员环节,6名群众站在三轮车上,交警刚抛出问题,让围观群众来“找茬”,四周便响起此起彼伏的抢答声。
随后,交警耐心向群众解释着:“用于载货的三轮车驾驶位上只能坐一个人,且后面是不能载人的。要想骑着三轮车在路面行驶,是需持证上路的。”
据泸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法宣科民警赵梓凯介绍,此次活动与过去不同的是,将“马路”搬到了群众身边。过去常以宣讲的形式开展活动,今年则打造了常见出行场景,通过仿真情景,群众沉浸式体验道路交通安全知识,让刻板的文字动起来,和群众互动起来,在活动的交流中学会道路交通安全知识。此次活动不仅是调动群众的参与度和积极性,更是为了让群众对隐患风险有身临其境的感受,更直观了解遵守道路交通安全知识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