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泸州消息(杨宜林)近日,江阳区人民法院在区综治中心设立金融纠纷诉调对接工作站,针对金融纠纷实行“诉调对接”模式,面对“雷点”隐患。将司法的权威性与调解的灵活性有机结合,搭建起司法与金融行业沟通的桥梁。
“总对总”在线诉调是依托人民法院线上调解平台,与有关单位协同化解本领域、系统的行业性、专业性矛盾纠纷,促进综治中心纠纷化解提档升级。泸州法院将人民法院“总对总”在线诉调对接融入各区(县)综治中心工作,择选专人办理“总对总”在线诉调对接工作。近期已推送案件85件,调解成功34件,有效推动金融纠纷先行调解。
纳溪区人民法院立足区域实际,聚焦群众需求,积极融入纳溪区委政法委主推的“多中心合一、一站式解纷”综治新体系,在中心设置材料收转、先行调解、司法确认、立案登记、司法救助等窗口,发挥好繁简分流、快慢分道功能,共同构建全方位、全流程、全链条非诉解纷体系,将化解矛盾、定分止争职能向纠纷源头和前端延伸,向引导和疏导端用力,推动形成“非诉解纷在前、诉讼止争在后”的多元过滤、解纷工作体系。
成立法答网线下实体站点——法答站,以“用实、用活、用好”的实际举措,“勤挖、广挖、深挖”法答网案例“富矿”,发挥好优秀司法案例在法治上的引导功能,架起司法为民的“连心桥”。入驻以来,通过先行调解解纷1578件,一审民商事案件数同比下降5.72%。
泸县人民法院云龙法庭积极融入泸县云龙镇综治中心“1+4+1”工作格局,与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互联互通,推进和解、调解、仲裁、公证、行政裁决等多种解纷途径共同发力,真正实现群众“进一扇门,解万般难”,切实将矛盾纠纷防范在小、化解于未诉。
泸州法院以法律“三进”为支点,推进“泸法麒麟·一镇一法官”由“深”向“固”发展,持续做强“石榴籽”调解模式,与本地经济发展相向而行、同频共振。48个泸法麒麟法官工作站、59个泸法麒麟法官工作点在街镇综治点不断与非诉解纷力量拓圈扩列,将专业的法律法规转化为群众听得懂、能理解的常理常识常情,有效化解民族杂居地区村民之间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