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泸州消息(曾琴/文图)“先用锄头松土,挖出小坑把辣椒苗放进去,然后用手把土压实就可以了!”4月22日,第56个世界地球日到来之际,在纳溪区天仙镇双新村举行的2025年泸州市“绿芽双新 低碳农场”志愿服务项目启动活动现场,志愿者们热火朝天、挥洒汗水,进行了一番别样的“耕种”体验。
首个基地 线上线下齐种“绿”
双新村位于纳溪区天仙镇政府南面,辖区面积7.5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56%以上,耕地面积2530余亩,先后获得省级四好村、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环境优美示范村等荣誉,生态基础良好,“绿芽”低碳农场正坐落于此。作为泸州市生态环境局打造的首个“绿芽”美丽乡村志愿服务基地,将组织开展环保宣讲、人居环境整治、低碳农场采摘等多种多样的环保志愿服务活动。同时,基地依托“绿芽积分”碳普惠平台,开发“绿芽低碳农场”生态场景,线下以环保公益研学吸引公众参与,线上利用积分兑换特色生态农产品,为美丽乡村振兴助力。
两级共建 乡村环保添“新站”
据了解,“绿芽双新 低碳农场”志愿服务项目由市、区社会工作和生态环境部门共商共策,纳溪区天仙镇人民政府与“绿芽”环保志愿服务队共同实施。启动活动中,泸州市生态环境局、纳溪区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为双新村“绿芽”环保志愿服务工作站揭牌,工作站不仅是进行志愿服务培训、组织志愿服务活动的专门场所,还将成为开展乡村生态文明宣传教育的重要载体。目前,“绿芽双新 低碳农场”志愿服务项目已入选泸州市2025年志愿服务项目创投大赛扶持项目。
三支队伍 田间共耕“碳知识”
本次活动中,来自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碳”索青绿志愿服务队、泸州市圆梦关爱协会、纳溪区天仙镇双新村的60余名志愿者们井然有序、团结互助,奔赴屋边、河岸、田间,开展清河护岸、人居环境整治、低碳农场种植志愿服务活动,以志愿服务为村庄“焕新颜”。“橘子树下跑山鸡、杨梅林下套种药材,秸秆除了可以还田肥地,还可以混合饲料用于养殖。”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环境工程技术专业副教授黄兰粉还以“绿色低碳农业”为主题,为村民们带来了一场接地气的“环保宣讲”。
泸州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绿芽双新 低碳农场”志愿服务项目是环保志愿服务参与“美丽乡村志愿行动”的初步探索,接下来将继续围绕“美丽乡村建设”主题,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培养公众低碳意识,推动乡村环保志愿服务项目落地落实,不断提升项目影响力和造血功能,探索环保志愿服务助力美丽乡村建设新模式,为乡村振兴注入低碳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