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七祁
近日,泸州银行发布2024年度报告。作为地方金融“主力军”,泸州银行交出了一份亮眼“成绩单”:去年,全行资产、存款、贷款规模分别增长8.48%、15.04%、11.44%,净利润连续两年增幅超20%,不良贷款率降至1.19%,达到近五年最优水平,展现出强大的发展韧性与创新活力。
2024年,面对行业息差收窄的压力,泸州银行积极应对,通过负债与资产两端协同发力,实现了质量、效益与规模的动态均衡。全行存款付息率与负债成本分别下降33和30个BP,进而带动净利润同比增长28.3%。业务结构持续优化,存款占总负债比例提升至85.34%,个人存款占比达58.92%,进一步巩固了低成本资金优势。此外,泸州银行坚持通过创新驱动业务发展,共推出30余款特色产品,其中23款实现线上化办理,是四川首家实现房产抵押贷款全流程线上化的银行。省内首发5亿元小微贷款ABS,开辟存量资产盘活的新路径。
不仅如此,泸州银行聚焦地方经济发展,去年向泸州地区投放贷款余额692.7亿元,连续七年稳居当地贷款市场份额首位,并凭借13.83亿元税收贡献位列全市纳税前三;在普惠金融领域上,运用央行支小再贷款和小微企业贴息资金的规模居全省城商行之首,切实帮助企业降低融资成本。发行18亿元小微专项金融债,推动服务小微企业加力扩围,为实体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
为有效提升风险防控质效,泸州银行实行风险精细化管理,实现了不良贷款量与率“双降”,不良率较全国城商行均值低0.57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大幅提升62.77个百分点至435.19%,风险抵补能力位居行业前列。该行还严格执行不良贷款认定标准,将逾期90天以上贷款全部纳入不良,并建立董事长、行长牵头处置重大风险机制,确保资产质量持续优化。
展望2025年,泸州银行将以“深化改革、防控风险、夯实基础”为发力点,持续推进数字化转型与业务模式创新,强化重点领域风险前瞻性管理,优化普惠金融服务体系,力争在绿色金融、科技金融等领域取得突破性成果,以更高水平服务实体经济,为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