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泸州消息(盖筱雅)日前,2025年“全国低碳日”主场活动在杭州举办,活动现场公布2025年绿色低碳系列典型案例征集活动获选名单,来自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的中国环保影像博物馆(泸州馆)入选,是全省唯一上榜的基地。
近年来,纳溪区依托中国环保影像博物馆(以下简称“博物馆”),以“影像科技+低碳互动”为特色,打造西南地区首个环保影像主题绿色低碳宣教基地。博物馆坐落于泸州市长江湿地公园,总面积约1500平方米,总投资480余万元,围绕“影像记录生态、行动践行低碳”理念,集绿色低碳知识科普、生态环境工作展示、文化传播及公众参与于一体,通过多元化展陈与互动活动体验,成为地方推动绿色低碳理念普及的重要实践基地。
“光影同行”,打造绿色低碳影像旅程。低碳建设贯穿始终,基建方面通过影像记录、智慧管理等方式,实现场馆低碳、节能、环保效果的最大化;场馆布局方面,围绕“影像绿韵”“影像和鸣”“绿色使命”“绿色转型”“绿色崛起”5个主题优化场馆分区,动态更新中国生态环境保护历程与泸州绿色低碳实践;数智赋能低碳科普,配齐人机互动设施,馆内设置太阳能风能发电模型、新能源发电模型等互动设备,不断激发公众对低碳科技的探索欲望;通过“骑行云端”“台风来临”等互动项目,运用VR技术沉浸式模拟绿色出行与自然灾害场景;影像解锁绿色生态密码,利用百人观影厅,播放《“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规范十条”我来讲》《绿芽积分的低碳梦想》《齐心协“绿” 如此减碳》等绿色低碳科普影片。
“绿动酒城”,开展公众参与打卡行动。公众开放日常化,场馆配备2名专职讲解员,常态化做好团体、个人来访接待讲解,聚焦生态文明建设、绿色低碳发展、“双碳”目标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持续向公众传输节能降碳理念,科普绿色生活与生产方式,开馆以来接待公众参观超3万人次;科普活动特色化,策划低碳生活工作坊、“绿色影像巡展”等活动65场次;与企事业机关单位合作开展“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特色培训40场,低碳宣传宣讲及党建活动50场,覆盖机关单位企业职工超3000人;低碳展示专业化,组织绿色工业转型专题展示活动,深度聚焦垃圾焚烧发电、废水循环利用等本地绿色低碳发展实践,全方位呈现产业变革的低碳发展历程。
“绿芽体验”,创新低碳教育互动实践。创新低碳学习教育奖励,依托“绿芽积分”碳普惠平台开发线上预约通道,实时记录参观者的预约和参观行为,配合学习答题等功能发放相应积分,为低碳学习教育提供奖励激励;讲好泸州碳普惠故事,创新打造数字化互动体验场景,配备“绿芽”AI智能机器人、碳普惠“元宇宙”体验专区、碳减排数字大屏,系统化生动呈现泸州市“双碳”实践成果,受到央视网、中国环境报等主流媒体宣传报道;探索赋能绿色低碳实践,以“场景化体验+数字化赋能”为核心,结合本地生态环保工作实际,研发“重大活动碳中和”“秸秆回收兑好礼”“垃圾分类享积分”等碳普惠应用场景,在现场教学展示时推广应用普及,助力区域生态环境改善。
“芽宝课堂”,探索泸州环保研学之路。开展宣教人才培养,联合党委组织部门、党校等机构,开展泸永江生态环境宣教能力提升培训班等线下教学活动30余场,着力提升基层环保宣教能力水平;开设低碳公益课堂,以参观学习、摊位打卡、互动课程多元形式,联合知名高校开设“绿意童心”暑期“双碳”公益研学班等活动15场次,参与学生超800人次;打造精品研学线路,整合本地环境教育基地、环保设施开放单位等资源,结合纳溪区双新村“低碳农场”环保研学基地建设,规划打造泸州市首条“芽宝”低碳主题研学路线。(泸州市纳溪生态环境局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