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荔乡6号”到新港湾:一位老船长的“上岸”暖心路

2025-07-21 17:39:03来源:四川在线编辑:魏杰

四川在线泸州消息(周亮)当又一座大桥飞架两岸,曾经繁忙的渡船功成身退。对于以船为生的老船长杨师傅来说,这艘船的退役不仅是一段历史的结束,更意味着“饭碗”的悬空。谁来关心这位“老江湖”的出路?泸州海事局合江海事处给了一个暖心的答案。

江曾经作为长江榕山于白米两岸乡邻“水上公交”的“荔乡6号”客渡船,在完成它的历史使命后,与相伴的榕山客渡趸一同进入拆解倒计时。对大半辈子以船为家、以渡谋生的杨船长而言,这艘船不仅承载了他丰富的操船经验,更是他安身立命的根本。

“大桥通车,渡口客稀,这是发展必然。‘荔乡6号’上岸那一刻,我这‘饭碗’好像也跟着沉了底。”曾经验丰富、备受乡亲信赖的“老船长”杨师傅,一时陷入了彷徨。年龄与技能的局限,让他的“再出发”之路在码头搁浅。

“渡改桥”政策下的渡船退场是工作的一部分,但船员的“出路”更牵动人心。泸州海事局合江海事处负责推进拆解工作,在执行政策的同时,敏锐地捕捉到了杨船长的困境。服务不止于“船消失”,该海事工作人员主动“靠前”一步:走进杨船长家中,与其促膝长谈。在深入细致地了解杨师傅的特长、家庭负担、就业顾虑等后,一份量身定制的“帮扶档案”在他们心中形成。更重要的是,针对杨船长的技能与证件情况,该海事工作人员精准解读现行政策,耐心提供适配的再就业“导航”。

纾困的关键在于“桥梁”的搭建。泸州海事局合江海事处积极发挥桥梁作用,沟通协调,对接资源。不久,便有好消息传来,一家管理规范、业务稳定的本地运输公司向经验丰富的杨师傅伸出了橄榄枝,聘请他担任甲板工作,让他的“老本行”再次有了用武之地。

“真没想到啊。”重新踏上船板的杨船长感慨万千,他说“船退役了,但咱们海事部门没减少对我们的关心。他们记着我们这些‘老渡口人’的难处,真心实意帮我找到了新方向。”

泸州海事局合江海事处相关负责人表示,推动“渡改桥”是为了群众安全便捷,帮助船员顺利“上岸”同样是一份责任。确保每一位为水运发展奉献过的船员,既能平安行船,也能安心转身。这不只是一份工作,更是关乎一个家庭的生计希望,维系水运行业队伍的平稳过渡。(泸州海事局供图)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