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泸州消息(康富强/文 叶铃/图) “师傅,您这台车的颗粒捕捉器数据异常,再生功能可能失效了。”工作人员一边指着OBD诊断仪屏幕,一边对车主解释,“这就像人的‘肺部’堵了,颗粒物排不出去,要趁早维修哦!避免年审卡壳,停运损失更大!”近日,泸州市生态环境局联合泸州市交通运输局深入运输企业,为柴油货车开展“入户体检”,工作人员在检测的17台柴油货车中,精准发现2台车辆污染控制装置存在故障,当场告知企业车辆存在的问题,并提醒及时维修治理。
今年以来,泸州市生态环境局、泸州市交通运输局聚焦柴油货车保有量大、使用频率高的企业,创新推出“入户体检”工作模式,通过主动上门服务、精准靶向检测,建立“发现-告知-治理-复查”的全链条闭环管理机制,实现污染隐患早发现、早治理。同时,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一步简化检测流程,实现“一次上门、全面体检”,在提升服务效能的同时最大限度减少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干扰。
据了解,该工作模式重点针对柴油货车后处理装置运行状态、污染物排放达标情况开展精准帮扶,通过OBD诊断、尾气排放检测等技术手段,对柴油货车的尾气排放、污染控制装置、车载诊断系统等进行全面核查。在“入户体检”的同时,两部门同步开展“送技术、送政策”服务,向企业普及柴油货车环保法规、污染控制装置维护要点。针对“入户体检”中发现的共性问题,主动协助企业维修治理,切实提升企业环保管理水平。截至目前,累计完成680台柴油车入户抽测,发现6台车辆污染控制装置存在故障,4台车辆尾气排放不达标,已当场向企业反馈情况并指导企业整改,建立“问题车辆”跟踪台账,确保整改闭环到位。
下一步,泸州市将持续深化部门协作,扩大“入户体检”覆盖面,探索建立柴油货车污染防治长效机制,以更优质的服务、更高效的监管,推动营商环境与生态环境“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