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消息(王姚 沈玉婷 泸州观察 张其) “你看,屏幕里这些蛋鸡吃饱了,正在鸡舍里悠然踱步;那边,一个个饱满的鸡蛋正顺着传送带有序滑落、分拣。”7月30日一早,泸州市龙马潭区金龙乡雪骡村的蛋鸡养殖场内,负责人罗国平(化名)不急不忙地走到监控大屏前,指尖轻点便熟练切换画面,短短几分钟就摸清了数千只鸡的“全部动向”。
对罗国平来说,如今这份“清闲”,与几年前的忙碌简直是天壤之别。而这一切改变,都源于鸡舍扩建时添置的自动化设备——从人工喂料到机械分拣,科技让养殖效率翻了几番,也让他从“围着鸡转”的困境中彻底解放出来。
据了解,作为土生土长的雪骡村人,罗国平与鸡打了十余年交道。早年村里养殖业不成规模,他从几千只鸡的散养模式起步,鸡蛋大多靠邻里街坊零星购买,日子过得不温不火。随着乡村公路修通、物流渐畅,外地客商开始上门收蛋,看着日渐红火的市场,罗国平心里却打起了鼓:市场对优质鸡蛋的需求越来越大,但扩建鸡舍、添置自动化设备需要大笔资金,手头的积蓄远远不够。
正当他一筹莫展时,农行泸州直属支行的客户经理主动找上门来。详细了解他的经营困境和扩产计划后,银行结合雪骡村的养殖业基础与他的实际需求,量身定制了一套“组合拳”信贷方案:100万元惠农贷款解决饲料采购、人工开支等流动资金需求,无需担保的政策直接为他省下4万余元;再发放100万元企业贷款,专项用于鸡舍扩建和自动化喂料、分拣系统升级。
“省下的钱能多买好几吨饲料,相当于给鸡群‘加餐’了!”算起这笔账,罗国平笑得合不拢嘴。有了金融活水的滋养,养殖场很快换了新模样:两栋标准化新鸡舍拔地而起,自动化喂料机定时定量投放饲料,分拣设备精准筛选鸡蛋大小与品质,养殖效率较过去提升60%,鸡蛋产量从日均800斤增至1500斤,优质蛋占比也提高到90%以上。
养殖场的变化,还带动了全村发展。新增的12个岗位优先雇佣脱贫户,每月人均工资3000元以上;饲料采购专挑本村农户种植的玉米、大豆等农作物,罗国平的养殖场就像一台“致富引擎”,带着乡亲们一起增收。
罗国平只是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乡村振兴,产业是根基,金融是血脉。”农行泸州直属支行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聚焦农业特色产业,推出更多精准化、差异化的信贷产品,让金融活水真正浸润田间地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