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人才+科技“双轮驱动” 激发检察工作现代化动能

2025-08-01 08:09:55来源:四川在线编辑:魏杰

四川在线消息(泸州频道 郭慧琳)  7月30日,泸州市检察机关人才支撑、科技支撑两大工程推进会在江阳区人民检察院召开,此次推进会上,各区县院通过“两大工程”建设运用成果现场展示,展现了各自的人才成长培养成效与科技赋能检察履职成果。

其中,合江县人民检察院以“18”“28”两个数字分享了案件背后的成长故事。“‘18’是代表着合江县人民检察院已有18名省级以上的业务能手;‘28’则代表28件省级以上的典型案例。”合江县人民检察院干警陈星说。

“给机会、压担子、有人带。正是这样的土壤,让许多同志从‘新手’蜕变成‘能手’。”刘天治是合江县人民检察院第四检察部主任,回忆起刚接触行政检察时,他说,“总觉得案子小、影响浅。后来进入专项组,跟着学筛查、访部门、建机制。从前慌慌张张办个案的‘新手’成长到搞专项、促治理。”在刘天治看来,是“案例培育领导小组”“团队协作机制”推着他往前跑。

江阳区人民检察院上线发布了“AI”辅助办案系统,何为“AI”辅助办案系统?“简单来说,就是‘AI’扮演检察官助理和书记员角色,帮助检察官完成案件审查,完成以前办案中绝大多数的基础工作。”江阳区人民检察院第一检察部主任阳旭说。“AI”辅助办案系统的应用,让检察官从录入卷宗材料、回填案卡等事务性工作中节省了大量时间用于分析案情、把握实质法律关系等。在江阳区人民检察院,“AI”辅助办案系统打破了传统的检察办案模式。

“两大工程”部署开展以来,泸州市检察机关52名干警入选全国、全省检察机关人才库,7名干警获全省检察业务竞赛标兵、能手称号;研发的“立案未处理”“行刑反向衔接全流程监督”等6个法律监督模型在全省、全国检察机关推广应用。

检察工作政治性、专业性强,面对新型犯罪形态层出不穷、法律监督难度持续加大、社会治理法治需求日益精细化的复杂局面,锻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作风优良的检察铁军,是推动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

泸州市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刘孝勇表示,要拓展人才培育渠道,围绕“四大检察”,聚焦金融犯罪、知识产权、网络治理、公益诉讼等重点难点领域,开展精准化、实战化培训,推广“检察官教检察官”、案例研讨、庭审观摩评议、业务竞赛等有效方式,深化与知名高校、科研院所、政法各机关建立联合培养机制,选派骨干人才深造或挂职交流;要开展“常态化筑基”“专业化深挖”“跨界化拓展”三项深化行动,重点选拔培养一批在特定领域具有较强业务能力、影响力的专家型检察官或业务带头人,为他们搭建平台,承担重大疑难复杂案件办理、前沿课题研究、带教青年干警等任务,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等。

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为检察工作创新发展开辟了广阔空间,检察信息化建设已不再是简单的工具升级,而是实现法律监督模式变革、提升司法效能、促进司法公正的战略支点。“要将数字检察作为提升法律监督能力的‘重器’,围绕法律监督工作重点难点,在最高检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管理平台及省院低代码建模平台中找模型、找方法,推动模型成果向办案实践深度转化。”刘孝勇说。

人才支撑与科技支撑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在刘孝勇看来,高素质人才是科技深度应用、发挥实效的前提,再先进的系统,缺乏懂业务、善应用的复合型人才,也难以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科技赋能则为人才施展才华、提升能力提供了强大平台和工具,能够成倍放大人才的价值,推动人才优势与科技优势紧密结合、同频共振,最大限度释放检察工作现代化动能。(泸州市人民检察院供图)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