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合江海事处邀游泳协会“零距离”感知通航风险

2025-09-12 20:38:36来源:四川在线编辑:魏杰

四川在线泸州消息(周亮)近日,泸州海事局合江海事处创新水上安全宣传教育形式,特邀合江县游泳协会代表召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水上安全座谈会”,并组织其登乘海巡艇,从船舶驾驶员的视角“沉浸式”体验通航环境,共同筑牢长江合江段水上安全公益防线。

座谈析风险:从“不了解”到“有概念”

海事执法人员首先通报通航流域发生的几起典型游泳溺亡及险遭船舶碰撞的事故案例,以真实、惨痛的教训敲响了安全警钟。随后,海事专业人员结合合江段水域特点,从复杂的水流特性、巨大的船舶盲区、有限的制动性能、繁忙的通航环境4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专业风险讲解。

从复杂的水流特性来说,该水域的流速、流态、漩涡和暗流分布,指出即使是游泳健将,在复杂的水文条件下也极易体力透支或失控。

从巨大的船舶盲区来说,通过船舶结构图,直观展示了万吨级货轮存在的巨大视觉盲区,强调游泳者一旦进入这些区域,驾驶员根本无法及时发现。

从有限的制动性能来说,大型船舶惯性大、冲程长,从发现紧急情况到完全停驻需要数百甚至上千米距离,“船让人”在技术上极难实现。

从繁忙的通航环境来说,该段航道船舶流量大、航线交叉复杂,游泳者如同在“高速公路”上穿梭,险象环生。

登艇换视角:从“很刺激”到“很危险”

理论讲解结束后,合江海事处安排游泳协会代表登上了“海巡12274”艇。当海巡艇驶入主航道,代表们站在驾驶室,以一名“船舶驾驶员”的视角俯瞰江面时,方才的理论瞬间变得生动又直观。

“站驾驶室往前看,江里如果有人,确实就像一个小黑点,稍微有点浪或者光线不好根本看不见。”一位游泳协会负责人感叹道,“以前江里遇到大船,还想着去蹭一蹭船舶带起的巨浪,找一找冲浪的刺激感,潜意识总觉得我们游泳技术好,离船远点就没事。今天才知道,不是我们躲船,而是船根本看不见我们,也躲不开我们。”

化身宣传员:从“被动听”到“主动讲

此次具有冲击力的体验活动,让游泳协会的代表们深受触动。活动结束后,他们纷纷自发在微信朋友圈等社交媒体平台分享此次活动的所见所感。

“游泳爱好者,同合江海事处共同学习,共商安全航道安全游泳安全事宜。注意航道和自身安全。”游泳协会成员杨先生在朋友圈写道,并发布了从驾驶室拍摄的江面照片和多张活动合影。

这种源自协会内部的、充满真情实感的“朋友圈宣传”,迅速在本地游泳爱好者群体中传播开来,起到了比传统宣传标语更生动、更有说服力的效果。

泸州海事局合江海事处相关负责人表示,游泳协会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将本次了解到的一手案例,广泛传达给每一位会员,并积极规劝会员及周边群众为了自身和家庭幸福,远离通航水域,选择政府批准的、有救生力量的合规游泳场所进行活动。

据了解,此次活动是泸州海事局合江海事处推动水上安全治理从“单一管理”向“社会共治”延伸的一次尝试。精准邀请关键社会组织,以“案例+理论+体验”的组合方式,引导其从被动的管理对象转变为主动的安全宣传员,提升安全警示的传播效率和公众接受度,为有效遏制通航水域游泳乱象、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奠定了更坚实的社会基础。(泸州海事局供图)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