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观察 郭荞璐
近日,国家税务总局泸州市税务局公布数据显示,2024年,泸州市累计征收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达9.45亿元,为改善办学条件、促进教育均衡提供了坚实的财力支撑。泸州市税务部门通过“税费筑基、税法润苗、税惠添力”等一系列举措,为地方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税动力”。
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凡缴纳增值税、消费税的单位和个人,都需按照实际缴纳“两税”税额的3%和2%分别缴纳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泸州市税务局非税收入科科长杨煜维介绍,近年来,泸州市教育附加收入持续稳步增长,并作为用于改善中小学教学设施和办学条件的专项基金,持续反哺教育事业。
在2025年秋季学期,泸州全市就有6所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建成并投入使用,新增城镇学位1万个,极大缓解了部分区域学位紧张的问题。
“税务老师”在校园书吧里与学生们互动交流。(泸州市税务局供图)
在“税法润苗”方面,税务部门将普法教育融入校园。目前已建成覆盖西南医科大学、四川省泸州高级中学等大中小全学段的校园税收普法教育基地6个,并通过组建“税务讲师团”在毕业季深入高校,今年以来已为超2000名毕业生提供创业就业税收政策辅导。
税惠政策则直接惠及学生家庭与教育产业。在2024年度个人所得税汇算中,全市约有11.16万人次享受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累计减免个税约1.58亿元。同时,针对教培机构等市场主体的税费优惠政策也有效激发了行业活力。合江县三马艺术培训学校校长文春洋表示,享受到的11万余元税收优惠已转化为教学设备升级和师资培训投入,带动在校学员规模增长15%。
泸州市税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泸州市税务局将始终坚持依法征收、规范管理、高效服务,让税费收入在增进民生福祉上更加可感可及、有形有态,同时主动为教育产业链上的各类经营主体提供服务,保障税费优惠政策精准落实,激发教育产业发展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