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在线泸州消息(王樱栀 陈汪潘)近日,2025四川民营企业100强发布会在泸州举行。
近年来,泸州始终将民营经济视为城市发展的最强动力,多措并举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市民营经济呈现出活力强、势头足的良好局面,成为稳增长、促创新、保民生的重要支撑。为助力民营企业发展,泸州市税务部门主动靠前高效响应纳税人缴费人诉求,持续构建公平法治的税收营商环境,全市营商环境“纳税”指标连续6年保持“优秀”等次。
服务先行:筑牢民营企业合规“第一课”
泸州作为四川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增材制造产业链的主要承载地,目前,已打造西南地区增材制造创新集聚区约500亩,在全产业生态链、构建创新体系、谋划政企协同等方面精准发力,泸州增材制造产业正集群加速聚集成势。
走进四川博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超高速3D打印车间,机械臂轻盈抓取移送,激光束在液态树脂池中精准扫描、层层固化,短短两小时,一双结构复杂的功能鞋便一体成型。这家今年8月落户泸州市龙马潭区的科技新锐,从签约到投产仅用4个多月,创造了令人瞩目的“泸州速度”。
“技术我们擅长,但初创阶段最怕在税务合规上‘栽跟头’。”公司财务负责人蔡欠的感慨,道出了许多民营科创企业的心声。
企业的痛点,就是税务服务的发力点。泸州市税务部门在“进企业、解难题、促发展”活动中,将这类处于“幼苗期”的科创型民营企业列为重点服务对象,量身定制“开业第一课”,系统梳理办税缴费流程、讲解税费优惠政策,并结合案例剖析潜在风险,为企业筑牢合规经营的“防火墙”。
“税务部门的精准辅导,让我们起步就规范,能心无旁骛地搞研发、拓市场。”公司创始人王文斌说。目前,该公司发展步入快车道,预计全面投产后年产值可达3亿元,源自泸州的创新产品正稳步走向全球市场。
今年以来,泸州市税务部门围绕新办涉税市场主体,综合运用精准推送、可视答疑等多元方式开展合规宣传辅导,依托大数据精准推送税费优惠政策和提示提醒达45.85万户次,聚焦纳税人缴费人关注的高频税费事项开展直播答疑12期,解答问题350余个。
税惠落袋:点燃民营企业创新“强引擎”
近年来,泸州市以推进企业“智改数转”,打造试点示范标杆、建设转型载体、实施数字化诊断评估为途径,不断推进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发展。全市累计主导产业实施“智改数转”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超过200家,实施“智改数转”项目超过300个。
作为国内最早引进全氧燃烧窑炉的企业之一,四川中科玻璃有限公司深耕行业三十余年,持续的技改与创新,驱动企业从“制造”迈向“智造”,先后荣获四川省企业技术中心、四川省“专精特新”企业、中国包装百强企业等多项荣誉。
“高端玻璃对透光度、抗压性要求极高,技改是必经之路,但这确实‘烧钱’。”企业财务人员罗永林道出了许多制造业企业转型期的痛点。
企业的痛点就是税务服务的重点。税务部门精准捕捉中科玻璃的“成长烦恼”,针对企业技改投入大、绿色转型的特点,系统梳理出适配政策,送上“个性化优惠清单”逐项解读。此外,针对企业关心的涉税风险,采用“案例剖析+实操演示”的模式,开展“一对一”辅导,确保企业税惠红利“享得安心、办得顺畅”。
“税务部门总能精准“踩点”,政策讲得透、风险标得清、问题响应快,让我们少走了不少弯路。”罗永林表示,近两年企业累计享受各类税费优惠超1100万元,这笔“真金白银”又投入到设备更新和工艺升级中,进一步扩大了产能,提升了产品核心竞争力。
如今,该公司已建成4座全氧燃烧窑炉,并拥有全球最大的100㎡高端包装瓶窑炉生产线。据悉,该生产线已于今年完成全面检修,随时准备投入新一轮生产,预计投产后将日产近40万只优质玻璃瓶发往全国,预计今年产值将达8亿元。
据统计,仅2025年上半年,泸州市就累计落实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的税费优惠减免及退税达5.61亿元,其中高新技术企业与新兴产业相关政策减免达3.06亿元,有力支持民营企业实现“智”造升级。
信用赋能:引来民营企业资金“动力源”
泸州作为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近年来积极探索“信用+”应用模式,着力建设行业信用体系、市场信用体系等,努力让信用有价、信用有用、信用有感。
走进泸州市诚润机械有限公司的机加工车间,工人们正专注操作设备,赶制一批精密液压组件。“进军航空航天领域,每一步都意味着技术和质量体系的全新跨越,前期投入巨大。”企业负责人邹建星坦言。
泸州税务部门的“税酿菁锋”团队在“进企业、解难题、促发展”专项服务行动中了解到企业困境,基于企业连续两年获评A级纳税人的良好信用记录,主动牵线搭桥,向企业推介“银税互动”融资渠道。
2025年5月,企业成功凭借A级纳税人身份,获得工商银行500万元信用贷款。“这笔贷款来得及时,让我们有能力快速推进新产线布局。”据悉,该公司已于今年9月成功并购新厂房实现规模扩张,展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
数据显示,2024年以来,泸州市税务部门依托“银税互动”机制帮助中小微企业获得信用贷款6040笔,解决融资49.98亿元。目前,全市A、B级纳税人已经超过3.8万户,争创良好的纳税信用等级已成为诸多企业长远发展的“金名片”。
从系好合规“第一粒扣子”的细心呵护,到点燃创新“核心引擎”的持续供能,再到引来资金“源头活水”的精准赋能……泸州税务部门正以一套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组合拳”,不断优化税收营商环境。下一步,泸州市税务部门将继续坚持法治公平、加强合规引导,持续优化工作方式方法,更好地保护守法者权益,努力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法治、公平、可预期的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