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V访谈 | 专访泸州市委书记刘强:发挥好三大独特优势,推动泸州深度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2020-10-13 16:57:47来源:四川在线编辑:魏杰

 

 

毗邻地区、长江水道、自贸优势——观察泸州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的位置,上述三个元素最为突出:

第一、是四川和重庆毗邻的6个市之一;

第二、是6个市中唯一一个与重庆有长江黄金水道相连的市;

第三、是6个市中唯一一个有自贸试验区的市。

对泸州市委书记刘强的专访,就围绕这三个关键词展开。

泸州市委书记刘强(图右)接受四川日报报业集团特聘首席记者梁现瑞(图左)专访。牟科摄

谈融合发展

尊重规律,做好规划,分步推进

记者:先说第一个关键词,毗邻。泸州提出,要打造跨行政区组团发展模式的融合发展示范区,从全国来看,不破行政隶属,打破行政边界,都是一个难题,泸州准备怎么做?

刘强:关于跨行政区组团发展模式的融合发展示范区,探索行政区与经济区适度分离,目前全国还没有现成的模式,大家都处于探索阶段。作为泸州来讲,我们将按照省委、省政府明确的融合发展方向,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力争形成在成渝地区乃至在全国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中国酒城・醉美泸州——一座酿造幸福的城市(胡蓉 摄)

记者:从我们的观察,地域上的毗邻并不意味着一定在产业发展上就合作得很好,在推动融合发展方面,如何把地理上的毗邻优势发挥得更好?

刘强:一个高水平的规划担负着指引方向、确定路径和凝聚共识的作用,因此第一步就是做好规划。我们将坚持统一规划、分块实施,做好经济管理、社会管理以及其他管理,通过高水平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效益经营,最终推动融合发展,实现优势互补、叠加效应。

记者:有没有可能,搞个规划,市场不买账,成一纸空文?

刘强:做规划不是闭门造车。规划是集发展规律、群众需要、专家智慧“三位一体”的产物。

而且规划要落在项目上,项目要落在地块上,最终要落在责任人头上,以发展成效来检验。编制规划的过程中,我们将广泛征求群众和市场主体的意见,整合各方资源,充分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高质量推进融合示范区建设,带动全域融合发展。

泸州综合保税区。 (杨尚威 摄)

记者:毗邻区范围这么大,我看地图,包括合江、江津、永川等地,全部囊括还是像长三角地区那样,先搞一个示范区,再以点带面?

刘强:有这方面的考虑。发展合作不能遍地开花,必须找准着力点,相当于杠杆效应的支点。

阿基米德说过,给我一个支点,可以撬动地球。这个“支点”我们已经确定了,就是泸州和江津、永川以跨行政区组团发展模式,规划建设融合发展示范区。最近,我们邀请了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等相关机构编制专门规划,以示范区域作为支点,带动全域融合发展。具体来讲,我们将高水平规划建设泸东新城,以轨道交通为引领、产业发展为支撑、自然生态为本底,推进与永川、江津融合发展,推动形成跨行政区区域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记者:我们的观察,实际早在政府出手之前,两地之间市场的联系已经很密切了。一个问题是,融合发展到底是市场规律使然还是政府规划使然?

刘强:两者不可偏废。

一方面要尊重市场规律,强化市场供给;

另一方面,还要做好规划,加强引导,为市场合作创造更好的条件,提供更好的服务。

总之要尊重规律,做好规划,推动发展,实现良性循环。

谈黄金水道

在建设航运中心的基础上建设贸易中心

记者:再说长江。市委八届九次全会明确,泸州要建设长江上游航运贸易中心。我们比较感兴趣的是,长江上游航运贸易中心怎么建,如何把航运和贸易中心结合起来?

刘强:建设长江上游航运贸易中心是省委对泸州发展的一个定位,因为泸州有四川最大的水港——泸州港,有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川南临港片区、泸州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进口肉类指定监管场地等6个国家级开放平台,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除成都、重庆以外拥有开放平台数量最多的城市,还有西南商贸城和海吉星农贸市场等商贸平台。

下一步,我们将着重从通道建设、平台建设、发展外向型经济等方面发力,加快建设长江上游航运贸易中心。

记者:如何才能把航运中心变成贸易中心?

刘强:首先是建设航运中心,然后在航运中心的基础上建设贸易中心。航运中心是一个运输概念,贸易中心是一个流通概念。相比航运中心,贸易中心不仅需要货物,还需要专业市场以及人才支撑,包括企业家、市场运营人才等各方面的优秀人才。

泸州港位于泸州龙马潭区,地处长江上游、四川盆地南部、川滇黔渝四省市结合部,是四川第一大港、中国28个内河主要港口之一、国家临时开放水运口岸、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牟科 摄)

记者:建成长江上游航运贸易中心,我们的短板在哪里,如何解决?

刘强:目前,泸州在设施规模、市场功能、平台建设、人才储备等方面还有一些差距,需要全方位提升。

下一步,我们将着眼提升功能、拓展领域、做大规模,积极争创更多开放口岸,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发展加工贸易、中转分拨、保税物流等业态,打造长江上游进出口商品集散中心、大宗商品交易中心、进出口加工贸易中心。

谈自贸优势

自贸试验区持续释放改革红利,下一步制度创新是关键

记者:再来看自贸。从全省来看,泸州还是除成都之外唯一一个布局自贸区的市州,过去几年,这张牌打得如何?

刘强:自贸试验区川南临港片区是四川自贸试验区的三大片区之一。

2017年4月挂牌以来,我们按照国务院批复的方案,有力有效推进自贸试验区建设发展。特别是突出制度创新核心任务,围绕“海关、海事、金融、税务、政务服务”5大领域,累计形成创新成果314项,其中获国务院发文全国推广3项(生产型出口企业出口退税服务前置、企业套餐式注销、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智能辅助申报),获国务院办公厅、国家发改委发文表扬3项(企业开办“小时清单制”、最多跑一次改革、商事制度改革)。

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川南临港片区总部大楼。(杨尚威 摄)

同时,自贸试验区在招商引资、集聚产业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去年我们成功招引世界500强企业恒力集团投资200亿元建设恒力智能化新材料项目,是泸州改革开放以来最大的招商引资项目。

自贸试验区川南临港片区所在的龙马潭区,2018年、2019年连续两年被评为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强县(城市主城区类)第1名。

2019年,泸州市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2.1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5亿美元,分别是自贸试验区设立前的3.8倍、1.8倍。

记者:怎么就确定这种加速和自贸区有关?

刘强:自贸试验区的设立,加快了政府职能的转变,优化了营商环境,提升了对外开放水平,显著加快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比自贸试验区设立之前,最近几年泸州的进出口总额、外贸箱量、进境粮食中转量每年增幅很大,都是百分之二十几、三十几的速度在增长,也带动了区域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记者:下一步将从哪些方面改进和提升,更好发挥自贸区的优势?

刘强:有3个方面的重点任务:

一是着力制度创新,在首创性、差异化、集成式、成体系上下功夫,提升规则型、制度型开放水平,营造法治化、国际化、市场化、便利化营商环境;

二是集聚产业发展,积极参与国家级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创新发展示范区建设,深度融入国际国内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

三是推动协同开放,扎实推进川南临港片区和全省8个协同改革先行区联动改革创新,全面加强与成都、重庆自贸区、特色功能区等的政策衔接、功能对接、产业承接,共同打造川渝自贸试验区协同开放示范区。

谈宜泸竞争

没有所谓的同质竞争,只有竞相发展

记者:在全省范围来看,宜泸地区的竞争一向比较激烈,有人甚至认为这是同质竞争的典型,呼唤两地错位发展的声音一直不绝于耳。您怎么看待所谓的同质竞争?

刘强: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竞争是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动力所在,没有竞争就没有发展,没有活力。

两个地方、两个企业之间竞相发展,最终有利于激发彼此发展的动力和活力,提升整个地区的整体实力。其次,要辩证看待同质竞争。有人认为同质竞争抹煞了差异化、错位发展,我认为是对同质竞争的一种误解。

小范围是同质竞争,大范围就不是同质竞争。比如法国的波尔多葡萄酒、德国的豪华汽车,在各自国家的内部有竞争,但放大到全球市场就是需求不够的问题了。

飞“阅”酒城 (刘学懿 摄)

记者:我倒觉得同质竞争是个伪命题,没有同质,何谈竞争?

刘强:不容否认,泸州和宜宾在区位条件、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等方面确实有很多共通之处。但发展基础相似、发展方向趋同,并不意味着就是所谓的同质竞争,两地在很多方面存在差异和互补,而且合作很多。

我想表达一个观点,从全国、全球的范围看,泸州与宜宾的发展并不是量大需要错位的问题,而是量不够的问题。

以化工产业为例,两地加起来总量可能不到1000亿元,但有的地方一个企业的总量就是1000亿元级别;白酒产业两地加起来刚好超过2000亿元,2019年全国规模以上白酒企业实现销售收入5600多亿元;两地2019年的地区生产总值加起来不到5000亿元,赶不上沿海一个发达城市的体量。

不管是白酒产业还是电子信息产业还是其他方面,在双方的这种体量下不存在竞争,更多需要合作和协同,推动抱团发展、竞相发展。

我认为两地应共同把产业做优做强做大,把产品的附加值做高、技术含量做高、竞争力做强,在全国、全球去扩大市场份额。

    编辑推荐